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绿色生产力。
今年1—2月,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电子元件、充电桩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7%、66.0%、47.1%,智能化、绿色化产品较快增长。
“从前两月经济数据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现非常亮眼,这体现了深圳的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走向是完全吻合的。”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说。
“今年前两月,深圳工业投资增长82%,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0.7%。这一强劲增势,说明作为制造业强市,深圳的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收获企业家们的看好。”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表示。
充电桩增长47.1%
1400亿大手笔加码“新基建”
在深圳公交大厦,光储充放液冷超充示范站揭牌迎客,最大功率达640千瓦的“光储充放”液冷超充站投入使用,最快能达到“一秒一公里”的超充体验。
今年1—2月,深圳已建成超级快充站250座、在建76座,超额完成一季度300座的目标,充电桩产品实现增长47.1%。
今年内,深圳将力争建成超充站达1000座。这是深圳“超充之城”建设提速、向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进击的鲜活写照。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新基建”,深圳很“豪横”。2024年,深圳将投入1400亿元进入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今年以来,“深圳开放智算中心”开启运营,AI算力规模达每秒50亿亿次的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启动,面向6G的“鹏城云脑Ⅲ”有望在2025年建成……这些载体都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基础。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未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高产田”。
今年1—2月,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工业投资增长82.0%;制造业投资增长96.4%;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