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教授
近日,一段“宾利司机行凶伤人”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一位过路的比亚迪司机停车劝架,获得网友点赞。比亚迪决定:对其车辆终生免费维修保养,并奖励20万元。公司正考虑设立“比亚迪车主正能量及见义勇为奖”,对正能量及见义勇为车主给予5万-20万元的奖励。
评论区一片叫好,认为“这个热点蹭得好”“这个广告打得好”“果然是懂营销的”“比亚迪这波操作满分”,我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合适:见义勇为本是人的一种美德,怎么跟车的品牌如此紧密地绑到一起了?热点新闻中动辄“宝马车主”“比亚迪车主”“宾利司机”,真的很好吗?人们在负面新闻中对“标签化”避之唯恐不及,痛恨标签污名,却又在正面新闻中如此争食“标签”流量,很容易被标签所反噬。见义勇为的车主应受到奖励,这种奖励应该堂堂正正、名正言顺,避免无关标签的身份乱入。
理解比亚迪的善意,但如果站在美德和公益的角度,应该尽可能弱化品牌的存在感,去追求一种公共责任感。这不仅体现一种公心公益,体现对荣誉和美德的敬畏,同样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去向那种动辄“某某车主”的新闻标签现象说不,表达对标签化惯习的不配合、不跟随。
当下舆论场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报道中的随意标签。那些突出某种非新闻要素的身份,常常滋长着一种污名化。新闻标题中充斥着这样的标签:宝马车主、特斯拉车主、奔驰车主、奇瑞车主、奥迪车主、宾利司机等等。对轿车品牌的突出强调,常常让新闻歪楼,脱离新闻事实本身,而转向对某个品牌的关注。某某车主,看起来这种身份描述很客观,说的是事实,确实是宝马车主,确实也是宾利司机,真的就是开比亚迪的,但刻意的身份强调,很容易形成一种标签聚焦,甚至使车的品牌形成了某种固化的泛道德标签:某个品牌对应着何种阶层身份,对应着何种道德品质,对应着何种公共形象。网络上甚至形成了这样的偏见框架:开车的发生冲突,谁的错?永远是开好车的那个人错。
在这样一条正面新闻中,比亚迪对“比亚迪车主”这样的身份标签欣然接受并高调“接管”,但换一种场景呢?如果是负面新闻,比亚迪还会乐意面对这样的标签逻辑吗?这是一个很容易形成标签反噬的道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