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电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浙江充电价格处于全国中上水平。经调研发现,充电设施经营企业及电动汽车用户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充电价格偏高,尤其尖峰时段价格高于周边省份,不利于充电行业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二是收费不够规范,用户搞不清楚具体收费项目及明细,不利于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
当年7月,《浙江省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明确“构建布局科学、智能开放、快慢互补、经济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要求下,为更好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对充电设施用电价格进行了优化,通过适度下调峰段电价的上浮比例和扩大谷段电价的下浮比例,降低用电成本。“电价降低,消费者的充电成本就降低了。政府和企业首先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很赞同浙江的做法。
感受到实惠的不止是消费者,电价调整也在催生充换电行业向规范运营、良性竞争的变革,而消费者又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近年来,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布局,充换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价格竞争。电动汽车充换电价格包含电费和服务费,在之前充电桩企业快速扩张阶段,部分运营商为揽客采取低价服务费吸引消费者,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规范充电设施经营主体的收费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推动我省尽快实现‘找桩快、费用省、服务优’的目标。” 省发展改革委电力处相关负责人说。
《通知》提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经营主体除向用户收取电费以外,可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主体基于弥补成本、合理收益自主制定。但经营主体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在经营场所及充换电APP等醒目位置公示充电价格。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江此次新政主要调整经营性充换电设施的用电价格,给众多相关经营主体降低了用电成本,在充换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能够向上“卷”服务和品质,提升充电效率和运营服务。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充电费还会再降吗?“电力行业让利给百姓是很正常的事情,浙江的充换电设施电价后续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下调。”崔东树预测。
省发展改革委电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当前全省充电桩负荷占全社会负荷的比例仍较低,政策调整对电力保供的影响较小。后续,浙江将根据充电设施建设情况及电力供需形势变化,动态调整完善用电价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