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2024商用车全球化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旨在搭建全球商用车产业链高端交流平台,共建商用车产业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之路,来自商用车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卡友齐聚一堂,共话行业发展。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商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商用车早已摆脱劣质低价标签,依托健全的产业体系和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中国商用车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了相当的先发优势,这些为中国商用车品牌下一步更好参与全球竞争提供足够底气。
九州国际董事长李建明介绍,此次深圳国际商用车生态博览会集整车前装、后装、汽车文化于一体,将借助珠三角和大湾区的战略优势,科技产业优势和沿海区位优势,助力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全球化。
商用车出口“两开花”
近年来,中国商用车出口展现出强劲活力,海外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为我国汽车产业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重要力量。
如今,我国商用车行业呈现出口量和出海生态建设“两开花”的良好局面。2021~2023年,我国商用车出口量分别为40.2万辆、58.2万辆和7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70.7%、44.9%和32.2%。以中国重汽、宇通集团、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商用车企业不断深化全球布局,在东南亚、南美、中东等市场确立主导优势,并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扬帆起航。此外,在发展模式上,不少商用车企业出口已不再停留于KD和整车出口等模式,而是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逐渐从“输出产品”升级为“输出工业能力”,“出海”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进一步扩大。
全球汽车市场缓慢恢复,汽车产业迎来产业变革和产业生态重塑的关键节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认为,三大变革为中国汽车产业指明发展方向。第一,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共识;第二,智能革命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变革;第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研发、生产、服务、管理各环节深度融合,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效率,从而形成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全新生产方式和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