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合光能展厅,上游新闻记者看到,不同类型的产品直观展示了企业在发电、储电领域的产品优势。以厂区为例,通过布设光伏板和储电设备,可以满足厂区的部分用电需求,降低火电能耗,而这样的设备同样适用于家庭。“光伏发电后通过逆变器转化为居民用电,根据用电情况进行储存,基本可以满足家庭的正常用电。”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介绍。
天合光能格尔木乌图美仁乡100MW光伏项目。 图片来源/天合光能
在天合光能等光伏行业领先企业的带动下,常州光伏企业中已诞生3个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专精特新”企业,37家规上企业设有“三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更多的光伏企业还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以及5G技术融合发展,产生了一批光伏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
众多光伏企业的加持下,“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常州”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共识。据常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00亿元。
博瑞电力高压试验大厅。 图片来源/博瑞电力
新能源带来城市新定义
新能源全链条的快速发展,为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提供了无限可能。如何把城市机遇发展成不可替代的行业优势,常州在全线发力。2023年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常州就发布了《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通过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态营造等4个方面的支持、投入,向全球头部企业发出邀请。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让新能源“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理想成为现实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