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频频遭遇拒保问题 新能源汽车续保怎么成了难题?

2024-01-23 09:39 来源: 杭州网

“近两年,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汽车正在快速进入公共出行领域。有些地区投入运营的新能源网约车占网约车总量的95%以上,大部分都是纯电汽车。实践中,确实因为新能源车中的营运车辆拉高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韩晓娟分析说,同时,新能源车险保障更好:主险明确了无论在行驶、停放或充电时起火,导致“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损失,符合条款要求都能赔,也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的成本会更高。

制定统一规范优化险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售量比重达31.6%。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

在韩晓娟看来,汽车大众消费正在由燃油车逐渐转向新能源车。在公共出行领域,车辆切换至新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投保问题应该跟上,需要立法层面、有关部门、保险行业、车主等多方合力进一步改善。

韩晓娟说,想要改善新能源汽车投保问题,要区分新能源汽车的交强险和商业险。对于交强险来说,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保险公司应当提升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开展业务;要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渠道,方便车主和车辆管理人在遇到保险公司拒保、要求附带购买其他险种等问题时进行投诉;媒体加强针对性宣传,提升车主和车辆管理人的法律意识。

对于商业险来说,韩晓娟建议,立法层面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在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等方面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予以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