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积极“引进来” 潇洒“走出去”

2024-01-05 09:0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积极“引进来” 潇洒“走出去”

新能源汽车历年累计生产突破190万辆

我市一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涂装线。

编者按

2023年是充满考验和挑战的一年。回望2023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聚焦稳存量、抓增量、破变量,接续奋斗、砥砺奋进,在风雨洗礼中,越是风高浪急,越是坚定信心、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展望2024年,面对所处的方位、面临的风险、存在的困难、未来的前景,我市将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力促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实现新进展、取得新成效。即日起,本报推出“柳州经济亮点观察”专栏,敬请关注。

1月2日是202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则好消息传来。“我市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190万辆,目前已达到192万辆,约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8%。”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科科长梁焕强告诉记者。当下,我市全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积极“引进来”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潇洒“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渐在柳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向海经济中,发挥“长板”作用。

这190多万辆柳州新能源汽车,记录了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第一辆柳产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多次登顶全球销量冠军的宏光MINI EV,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官方用车的五菱Air ev,挺进欧洲市场的风行雷霆……

8年来,我市创新探索政企联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柳州模式”,一度成为全国电动化率第一的“绿色样板城市”,被全球各路知名媒体评价为“世界最大电动汽车市场”。

然而,转型之路从无坦途,随着竞争愈发激烈,我市开始从政府、车企的“双向奔赴”,扩大到寻求柳州本地政府、车企,以及国内外零部件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方面的合作,力求“多方共赢”。

2022年,我市打造了广西第一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推动了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全生态的融合创新。梁焕强介绍,目前已有芯片国产化、关键控制器、自动驾驶等30多项研发成果应用到柳州新能源汽车上。

2023年,我市开始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东风柳汽新能源“龙行工程”、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专用车提升工程为主要抓手,引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

本地企业加快转型,外地名企纷纷涌入,不断搅动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其中规划电池产能90GWh,按照1GWh可供应2万辆汽车计算,柳州的电池年产能将足以供应180万辆汽车。国轩、瑞浦赛克、微研天隆、双英等企业快速成长为广西龙头、专精特新、瞪羚企业。

产业链加速聚集壮大,创新链蓄能成势,生态链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长板”的优势还在不断显现。

去年,我市在海外市场先后发布上市7款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相比往年千万元费用,我们计划今年面向欧洲、中东等市场投入研发认证费用1.5亿元,将更多车型推到国际舞台上。”东风柳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程源说。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吕俊成表示,作为中国—东盟绿色车辆标准化工作组成员之一,上汽通用五菱将进一步推动标准互换工作,助推中国和东盟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

“整车企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未来将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业链构建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梁焕强表示。

记者手记:

一辆车拥有上万个零部件,产业链庞大。当前全球众多前沿科技、新兴产业,都与汽车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柳州选择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敢为人先地谋划,义无反顾地培育。我们共同见证着这棵“小树苗”成长为一片林,在工业柳州的发展中扛起越来越多的责任。面向未来,柳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向海经济,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要担当更重的任务,加快凝聚更多硬核强企和新锐人才,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成长为更强大的“长板”时不我待。全媒体记者

荣瑶 报道摄影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