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理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大放异彩,也让其掌门人在社交媒体上放出豪言:“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内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这个判断可以在2025年来验证。”此话一出又在车圈掀起了关于多档PHEV和增程式的讨论。
很快,长城魏牌CEO刘艳钊和吉利杨学良就对此发表了看法,他们表示会坚定不移的推进多档混联的方案,也说明了这些走技术路线的车企并不看好增程式车型未来的发展。即便增程式车型现在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理想、深蓝、问界,都是炙手可热的增程式车型品牌。
其实与多档PHEV相比,增程式车型的结构更加地简单,从技术上来说更容易实现。而它的优势则是在于电池的容量更小,电池容量小就代表成本越低,再加上油电混动的特点,续航里程也是得到了不小的提升。那车企的成本降下去了,用户的里程焦虑也得到了解决,就是这么物美价廉的技术,也还是被许多高管不看好,认为是落后的技术。但是在未来,增程式车型或许真的会成为主流,这样的判断也并非空穴来风,看看增程式车型在10月的销量就明白了。
10月份中大型SUV的销量前三是哪几款车型——理想L7、问界M7、理想L8,分别取得15525辆、12193辆、12142辆,单车型的销量数据就快和其他车企一整月的销量数据相当了。并且现在布局增程式车型的车企也不在少数,零跑、岚图、问界、哪吒等等,都是属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上游的车企。这样的市场现状让人很难把增程式车型从市场上淘汰。
或许中国汽车市场上关于增程式的答案,真的如李想所说:2025年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