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是“大舞台”是“加速器”还是“望远镜”……
放大溢出效应,进博会故事说不完
□ 本报记者 宋晓华 王梦然 陈娴
“进博会给我们带来品牌知名度”“进博会让我们的产品快速在中国市场扎根”“我们希望在进博会上一‘展’成名”……连日来,记者在第六届进博会采访,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些话。
怎么看待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回头客”“头回客”和“老朋友”们各有各的故事。
“大舞台”:“头回客”秀品牌
进博会是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大舞台”,对“头回客”来说,更是如此。
走进汽车展区“未来出行”专区,你会发现,“低空出行”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御风未来展示2吨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的首架机,也是本届进博会唯一的eVTOL真机。不久前,该架机在上海市金山区成功完成首飞,适航相关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这台M1首架机采用复合翼构型方案,拥有20个旋翼,最大载重500公斤,可乘坐5人,巡航时速达200公里,设计航程250公里。它有望成为未来‘空中出租车’,将主要用于解决短途空中出行需求。”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说,“我们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一方面希望让更多人了解eVTOL这一新领域,让‘空中出租车’早日服务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借助进博会平台,了解全球未来出行、国际航空竞赛新趋势。”
在消费品馆Lisstec展台,企业CEO李俊告诉记者,他们是德国一家跨境电商公司,“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很多同事特意从德国赶来布展参会。我们想拓展中国业务,希望通过进博会能够有更多发展空间。”
在创新孵化专区,来自英国的whitewash白沃斯品牌首次亮相。虽然展台面积仅约一平方米,展出的产品却吸引不少眼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主要生产和口腔有关的产品,“例如这款溶解美白牙贴,和一般牙贴不同,会自己溶解,均匀地美白牙齿。我们在天猫上开了旗舰店,参加进博会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打响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