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今年已吸引6000多万人次走进泰山消费
为什么消费偏爱“到桥北”
□ 本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泰轩
商业发展,数字说话。今年以来,江北新区泰山街道辖区内,六大商业综合体实现销售额近33亿元、客流6170万人次的消费成绩。
当然,更直观的表现来自消费的微观场景。贯穿四季的消费节,次次“火爆”收场;弘阳广场的中心秀场上,无论何时,都穿梭着来来往往的人;4S店里的新车开上了金象城门前的广场,后备厢敞开,展销、摆摊两不误……
即便商业体越开越多,交通越来越方便,但鲜活的数字和生动的场景是最好的证明——人们消费偏爱“到桥北”。原因何在,值得探究。
用“真实惠”撬动“消费热”
国庆前夕,“幸福泰山·乐享消费”泰山街道秋季消费节活动在金象城启幕,活动期间合计发放2万张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总价值100万元。
这已是泰山街道为居民发放的第三个“100万红包”。2023年,泰山街道围绕促进消费“四季有约”主题,联动辖区六大商业综合体与50余家汽车4S店、城市展厅,策划“幸福泰山·乐享消费”四季消费节活动,并承办江北新区第二届汽车文化节。
带动消费并非一蹴而就。泰山街道的思路是,形成以贯穿重要节点、全域发展特色、全时段供给、全业态参与为主线的消费促进活动矩阵,花上一整年的力气,让消费市场“活”起来并“火”起来。
消费升级、消费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带动消费增长、消费升级,让老百姓和企业都感受到‘真实惠’,就要把真金白银花在刀刃上。”泰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启动四季消费节前,泰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走进各商业体、企业、商户走访调研,还把企业代表邀请进街道开座谈会,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和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