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我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11万辆
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朱科)11月1日,记者从市政府办了解到,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市新增上牌新能源汽车7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万辆以上,约占全市汽车总量的1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以上。其中,2023年新增上牌新能源汽车1.5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7万辆,约占全市汽车总量的5.7%,当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3%;2024年新增上牌新能源汽车2.5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2万辆,约占全市汽车总量的7.7%,当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2025年新增上牌新能源汽车3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万辆以上,约占全市汽车总量的10%,当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
加快推动公交车新能源化。鼓励新增、置换的公交车为新能源公交车,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85%。
加快推进公务用车新能源化。除特种车辆外,2023年,市本级新增、更新新能源公务用车占比不低于当年更新车辆的60%。从2024年起,每年新增、更新新能源公务用车占比不低于当年更新车辆总数的60%。
加快推动环卫、市政工程车新能源化。积极引导环卫、市政工程车选用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5年新增、置换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达80%以上。
加快推动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新能源化。鼓励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巡游出租车占比达30%、新能源网约出租车占比达80%。
加快推动邮政快递、城市配送车辆新能源化。鼓励邮政快递、家用电器、家居建材等领域配送车辆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5年新增、置换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达80%以上。
此外,我市着力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停车优惠政策。实施政府定价管理的公共停车设施,对新能源汽车实行优惠停放政策,鼓励各类社会停车场、物业小区减免充电车辆停车费。制定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限时免费停车政策,允许新能源汽车在规定时段内免费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