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国商会东北地区区域经理王臻表示,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市场,而德国有着深厚的高技术工业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有着巨大空间。她还透露,商会了解到,不少在华德企有追加投资的准备。
工业基础实力雄厚——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不仅积累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对高水平外资项目“引得到”“接得住”。
德国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说,现在全球每三辆宝马汽车就有一辆产自沈阳,公司看重沈阳的汽车产业和人才基础,因此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
第二产业成为外资加码东北的重点。辽宁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辽宁省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87.2%,其中制造业达到17.6亿美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黑龙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惠企政策到位,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和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卢卡·马纳蒂说。
作为世界一流农业和工程机械设备制造、服务公司,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近3年在黑龙江省新增投资9000万美元。
营商环境曾是东北的短板,但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推进,投资东北明显升温。
工人在位于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施工(2023年1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勐 摄)
2020年9月,奥迪公司新项目团队首次来长春调研,一下子提了1200多个问题。当地政府仅用5天时间,就全部予以回答,消除了奥迪方面的疑虑。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睿哲说,长春如今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将在中国汽车生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