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 田 野
当下的智能汽车正在进入疯狂的 “内卷化”:从产品到配置,从体验到服务,车企力求将各种新技术一股脑儿放到汽车上。但智能化配置和场景模式并非越多越好,它们不仅给车企带来更高的造车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近日,在第六届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多位嘉宾指出,未来智能汽车需要形成差异化竞争,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并找到他们的核心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才是立足市场的有效出路。
用智能化打造差异化
随着智能化配置搭载率越来越高,汽车硬件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来看,各车企主要通过不断强化在软件、算法等领域的研发能力,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 (IDG)智能汽车业务部总经理苏坦谈道,电动化之后,不同车企、车型的电车在动力系统上除了成本之外,很难实现消费者可感知的差异化竞争力。而智能化则提供了整车体验差异化的可能性,智能化的能力将决定消费者用车体验的天花板。
他认为,关键要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环节上持续深耕,找出能够让消费者认可的差异点。“智驾在购车决策重视因素中的占比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已达10%,这种快速提升的趋势让我们看到未来自动驾驶,会成为整个汽车行业核心购车决策因素的关键项。”
智己汽车副CTO、智能驾驶首席科学家郭辉也表示,要打造有温度、“更像人”的智能产品,实现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整体来讲,智能驾驶特别是在L2++阶段,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可感知的价值是车企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例如,泊车方面,从视觉融合泊车,到记忆泊车,再到代客泊车,不断进行功能拓展。行车方面,从原来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领航辅助,到逐渐实现重感知、轻地图的领航辅助,同时从原来少量场景的领航辅助行驶到端对端的智慧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