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梅 麟
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你逛车展了吗?
知名车企精锐尽出,一大批“高颜值+智能化+舒适体验”的新车闪亮登场;现场优惠折扣打动人心,点燃买车热情,销售人员脸上“乐开了花”;车模婀娜多姿、才艺表演看点十足、台上台下互动不断,各种活动精彩纷呈……
随着汽车步入寻常百姓家,每逢节日假期,形式多样的车展往往不会缺席,这一“保留节目”成为假期的亮丽风景线。成功举办一场车展意味着什么?从定位看,车展是业内展示研发进步成果、交流汽车文化、推动企业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的重要平台,也是增强一座城市影响力号召力、激活旅游餐饮娱乐等多元化产业消费潜能的契机。利好多多,人们自然乐见车展“越办越精彩”。
办车展好处多,办好却绝非易事。当前一些车展乱象频发,整体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是“拉客”多。一些销售人员见到观众靠近便上前塞传单、强行推荐产品、索要个人信息,软硬兼施令人不胜其烦。其次是诚信缺失。有的车企先以服务承诺吸引观众关注,下订单时却以各种理由拒不兑现,涉嫌不公平交易。此外,部分主办方只顾追求参展企业多、车型全,却忽略观众停车、如厕、就餐、休息等具体诉求,观展过程问题不少。如果无法给观众带来高质量观展体验,甚至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此类车展必将“遇冷”。
对于广阔的中国市场而言,不同区域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汽车市场特点为主办方打造特色车展创造了机会。例如,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展,与我省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的努力密不可分。厚积薄发,底气十足,车展发出安徽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音,吸引国内外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厂商前来“论剑”。“双节”假期,该车展6天累计吸引观众53.5万人次,销售车辆18037辆,销售额超31.7亿元,获购车意向信息约21万条,好一场车展“盛宴”!各地应避免“千展一面”,摒弃一味求“大”的办展思路,学习借鉴现有成功经验,重视车展的准确定位,研究车展的辐射能力和对区域消费市场的影响力,立足实际打造更有本地特色、主题更加鲜明的车展品牌。
营造良好观展体验,配套保障要到位。举办车展是一项“大工程”,主办方从展会筹备阶段就要落实好把关责任,认真分析参展企业资料,详细了解企业具体活动安排,要求企业及时修改存在侵权风险等内容。加大现场秩序管理力度,督促参展企业合规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观众及其他企业合法权益,对侵权行为严肃处理。善于站在观众立场看问题,会前做足准备、会中倾听反馈、会后及时复盘,不断提升配套保障水平,让观众兴致勃勃观展,心满意足离开,期待“下次还来”。
企业主动作为,优化服务体验。任何一场车展,唱主角的是参展企业。车展为企业发掘潜在消费受众、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难得机遇。如果企业敷衍了事,给观众留下负面印象,就会造成潜在客户流失。企业应当认识到,每一场活动、销售人员一言一行都关乎品牌形象。实现口碑、订单双丰收,企业不仅要积极配合车展主办方相关管理规定,自觉规避不良行为,也要练好“绣花功夫”,聚焦每一个细节,把优质服务变成“最强竞争力”,以实际行动赢得观众青睐。我们乐见企业与主办方协同发力,把车展“越办越精彩”,让高质量车展成为刺激汽车消费、做大市场蛋糕的“金字招牌”,形成汽车市场多方共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