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人车路云”协同 驱动汽车未来

2023-10-02 02:3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许昊杰

一场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产业重塑正在发生。

“发展智能汽车既是战略选择,也是产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智能化是一个和电动化并行的过程,只有‘两化’同步,甚至更要转向智能化,中国汽车产业才能保持领先。”9月28日,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在合肥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大会的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据悉,本次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以“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化发展新征程”为主题,共召开3场开放论坛和1场闭门研讨会,百余位政府部门以及汽车、信息、交通、能源、城市、投融资等领域的行业机构、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我国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几年,人、车、路、云协同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架构被提出来,行业发展路径开始逐渐清晰。与汽车电动化相比,智能化涉及面更广、技术复杂度更高,进一步重塑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甚至改变了产品属性。因此,汽车智能化必将是竞争的焦点和重点,也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

在张永伟看来,智能汽车战略意义重大,将带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让这些技术可以成功落地,为产品搭载上车。同时,智能汽车对其他产业的这种拉动作用也让汽车产业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先导性产业。

“无人驾驶”是智能汽车发展中绕不开的话题。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AI大模型的发展,让无人驾驶成为现实,相关企业纷纷布局,并已有商业化试点。

“人工智能是无人驾驶背后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量,每次人工智能的发展都会让无人驾驶上升一个台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讲席教授兼院长张亚勤认为,无人驾驶其实是人工智能里面最复杂、最有挑战的问题,但也是最可以解决的问题,“企业需要长远的眼光,要看到未来的制高点和决胜点是智能驾驶、无人驾驶。”

“智能化技术目前正深刻地改变着千行百业,尤其是ChatGPT语言大模型的涌现,代表着人工智能从感知判别式进入了认知生成式,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将是大模型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最佳场景之一。”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说。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特别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深入发展,汽车的多样化功能需要通过丰富的软件实现,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架构中,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协调汽车的软硬件,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安全的基石。”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刘宏倩表示,要实现汽车的融合安全,首先要确保底层操作系统的自身安全,并且能够提供安全功能的保障。

目前,国产汽车操作系统技术上与国际产品达到同一数量级,但生态和装车量仍存在较大差距。张永伟认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基础的软件和工具,都需要逐一分析,从而确定这些软件上车的基本时间节奏,确保未来增量的智能汽车能够规模化应用自主基础软件,解决将来软件在车厂的硬切换问题。

不过,从现实来看,智能汽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向规模化商业应用推广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众多参会嘉宾认为,构建完善的产业合作生态是智能汽车产业赢得未来的关键。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市场与技术的力量正推动产业边界重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软件、硬件、通信、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绝不是一家汽车企业单打独斗便能完成智能转型的。”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认为,智能汽车需要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发展,融合的领域越多,汽车产业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大,汽车仍是大有可为的重要产业。

“智能网联汽车更依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构建产业合作生态非常关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智能汽车商业模式,打造产业生态;投资机构应该注重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避免无效投资,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比政府补贴更重要。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