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泸州探索发展新型工业化之路
借“数”转型 “老底子”焕发“新生机”
□郭荞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9月5日,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的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铸造车间生产线上,一款新的船用发动机增压器即将成型。“每个月,我们都会有500吨到600吨铸件供应到船舶、汽车等行业头部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已跻身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行列。”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蒲正海介绍。
一家中小企业,为何能撬动世界500强企业的订单?“差异化生产”是关键。
“公司生产的产品品种多、难度高,客户的订单批量虽然不是太大,但要求高、生产周期较短,这样的单子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又做不了,这正好是我们的优势。”蒲正海说。如今,海科机械已开发各类中小铸件6000多种,以船用铸件产品、汽车铸件产品为基础,现有4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9年起,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客户需求,海科机械开始了技改和提质增效之路。当前,一期技改项目已基本完成。
在海科机械全新的机加工车间,一辆辆吊车正搬运着以“吨”为重量单位的铸件,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加工精密零件,每台数控机床旁边都有一个电子屏,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产情况。今年,海科机械还新开了一条半自动化树脂砂造型线。“现在我们每个月都有新订单,实现滚动式生产。”蒲正海说。
依靠不断科技创新,海科机械从最初仅有一间厂房的“小作坊”,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估算,今年公司订单已超1.5亿元,预计全年能实现产能7000吨。
海科机械技改后的生产场景,是泸州市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缩影。泸州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在探索发展新型工业化之路上,这些“老底子”迫切需要焕发“新生机”。
泸州明确,要以“三大行动”为抓手,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推动白酒(食品轻纺)和能源化工两大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实施成长型支柱产业突破发展行动,加快先进技术改造运用,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尽快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四大产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育壮大行动,前瞻性招引布局、大力气培育扶持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稳妥培育其他新兴产业,加快塑造竞争新优势、催生发展新动能。
接下来,泸州还将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产业乘“云”而上、借“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