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当中国汽车产业的战鼓转向新能源赛道,特别是插电混动技术成为市场新宠时,合资车企仿佛陷入了泥沼,步履蹒跚。然而,困境并非绝境,破局的关键在于放权与重构——赋予中国本土团队更大的自主决策权,构建独立于传统体系之外的敏捷研发单元,果断拥抱中国成熟的电动化供应链,甚至从“技术引进者”转变为“本土生态共建者”。11月13日开启预售的东风日产插混轿车N6(预售权益价10.69万元起)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破局点一:AI云擎电混系统
合资车企数十年积累的燃油技术,既是其财富,也成了转型中最沉重的包袱。它们庞大的研发体系、供应链和生产设备,都围绕着内燃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精密构建。转向插混,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意味着要对成熟且仍在盈利的传统体系进行颠覆性重构。

来看看东风日产N6是怎么做的吧,其首搭依托日产78年电动化积淀与近20年混动研发经验打造的AI云擎电混系统,核心优势明显。一是1.5L插混专用发动机与高效发电机配合,基于AI智能发动机控制技术、行业首创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和高效节能技术,实现全场景节能,百公里CLTC亏电油耗低至2.79L,一年出行成本不到2千元。

二是搭载了同级第一、21.1度大电量CTP电池,实现同级第一的180公里纯电续航;以及同级最快的补能速度,30%至80%充电时长只要17分钟,说ta“一周只充一次电”有点夸张,面对正常通勤的消费者来说,两三天充一次电,把插混当电车开还是有可能的。

三是在AI加持下,系统具备地形、气温与海拔联动能力,实现高原动力提升30%,极寒之下也能保持行驶无忧。据悉,N6怠速驻车时,车内声音仅38.5分贝,同级最低,轻得就像在图书馆里翻书,油电切换无感平顺。

第四点就比较重要了,N6行业首创防失速智控技术,通过三重防护手段(预防电量失真、智能功率分配、低电压应急保护),破解极端亏电工况下的动力中断风险,N6也因此成为行业首个通过中汽中心插混不失速挑战的车型。
破局点二:与本地头部供应商合作
传统汽车巨头的研发体系,习惯于从全球视角定义一款“世界车”。然而,中国消费者对插混技术的需求极为独特且苛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一支能够深度洞察、快速响应本地化需求的研发团队,以及依托完善的本地供应链,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取核心部件。

再来看看东风日产N6,首先在电池安全方面,东风日产坚守日产全球最高标准,推出自主研发、自主封装生产的云盾电池。其以行业首创的“整包六维安全设计”为核心,打造热电分离的油电保护,做到双倍安全;并且构建以大数据AI模型和云端BMS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监测系统,车端和云端深度协同,可以实现24小时监测与最早提前3个月预警。

其次,在舱驾融合方面,N6首发搭载了高通8775×Momenta飞轮大模型舱驾融合方案(8775芯片不仅满足ASIL 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AI算力也达8295芯片的两倍以上),优点就是FOTA 在线升级效率提升35%,舱驾融合功能实现无缝协同。

在驾驶辅助方面,N6则搭载了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一段式端到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完整覆盖高速领航NOA、城市记忆领航、泊车辅助功能。
破局点三:守住东风日产的基本盘
“大沙发”是东风日产的看家本领,这一点千万不能放弃,还要再接再厉。在N6上,就配备的AI零压云毯座椅,行业首创;并且凭借同级唯一智能电子皮肤系统、行业独有AI核心算法、同级唯一主动侧翼支撑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被誉为“极限词最多的百万级大沙发”。

而为了将前排的百万级舒适体验延伸至后排座椅,东风日产还推出了“后排零压云毯大沙发”,且首发搭载于N6。此款大沙发延续了日产独有的Spinal人体工学并采用四层复合结构,结合零压舒适算法,实现坐感柔软度领先同级50%,支撑感比肩150万级豪华车型,获中汽中心与莱茵双重舒适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日产N6还带来了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2.0升级版,具备智能坡道补偿、智能防溜控制与弯道稳控功能,城市拥堵场景下更具备智能蠕行模式,可降低20%踏板操作量。
在服务保障方面,东风日产推出行业首个针对新能源车型的无套路“自燃包赔”政策:不限定首任车主、不限定整车质保期内、不限定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因三电系统质量问题发生自燃,均提供补偿同等配置新车,无需折旧;N系列新能源车型新老车主同享,终身有效。好吧,我承认,确实有点酸了,还真心动了。

写在最后:
发布会上,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周锋表示:“N6为所有与时代一起奔跑、为美好生活打拼的中国主流家庭而来,目标是打造15万元以内最适合家用的中高级插混轿车”。而以入门版的180 Pro版来看,其搭载AI云擎电混、云盾电池、防失速智控技术、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后排零压云毯大沙发、NISSAN OS超级车机系统,价格只有10.69万元,真的很值。可见,无论是人还是公司,不逼一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