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网讯 11 月 5 日,一场以 “感悟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强国梦” 为主题的 “展馆里的大思政课”,在郑州比亚迪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开讲。活动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涂凯迪工作室、梁杰工作室、胡宪刚工作室联合主办,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三所高职院校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将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活动以 “三师同堂” 创新授课模式展开。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康依宁,以 “钱学森致信国家副总理” 的历史故事为切入点,从历史远见、能源安全与环保需求、汽车强国建设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该校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课教师李亚楠则从技术层面,拆解新能源汽车组成特点,聚焦刀片电池的创新历程与结构特色,二人携手完成 “思政 + 专业” 双师讲解,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刘丽丽与四位汽车专业学生,围绕 “新能源汽车制造四大工艺” 分享,生动再现汽车从设计到成型的全过程,展现师生扎实专业素养与工匠精神;郑州比亚迪高级品牌体验官张家俊系统梳理企业奋斗史,重点介绍其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践,呈现民族车企的技术崛起之路。
随后,教学研讨会在展馆四楼举行,由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涂凯迪主持。郑州比亚迪商务经理王楷铭在致辞中,对三校思政课创新探索给予高度赞赏。与会师生结合参观体验与专业背景,围绕 “制造强国”“科技自立自强” 踊跃发言,现场思想交流热烈。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梁杰指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既是三校首次带师生深入企业研学,也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场馆讲师共课,拓展了教学场域;同时,比亚迪的发展故事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增强了师生实现强国梦的信心。
涂凯迪表示,活动搭建了校校、校企、馆校协同的思政平台,汇聚 “大师资” 形成育人合力,构建 “大课堂” 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有效提升了思政课针对性与感染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苗桂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丽丽等也分享感悟,认为此次研学让抽象理论有了具象载体,破解了思政课 “说教式” 难题。
学生代表同样收获颇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陈豫帆称,展馆里的技术展示让自己真切感受到 “科技自立自强” 的力量;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尤召辉表示,活动深化了自己对专业的认知,激发了为 “中国智造” 贡献力量的决心;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孙彦豪则认为,这堂 “展馆思政课” 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开启了精彩序章。
此次实践教学打破传统课堂边界,以 “三师同堂、三段讲解、三方共育” 为特色,不仅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更为培育具备家国情怀、技术素养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生动范例,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王佳)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