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供电部门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软实力”
充电桩“备战”春运护航绿色出行
朱婕 顾新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催生“配套期待”越发强烈。因此,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充实“硬科技”的同时,也在提升“软实力”。
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出行高峰是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一场“大考”。 2月4日,国网镇江供电公司组织充电站运维队伍在扬溧高速镇江荣炳服务区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过热发生火灾等应急演练。至此,我市4个高速服务区,累计8座充电站、64个充电车位全部完成演练,“备战”春运护航绿色出行。
来自镇江供电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春节假期,镇江地区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16.8万千瓦时,其中日均充电量达2.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0.3%。
“今年春节是疫情后的首个返乡大潮,预计会有更多的返乡人员会选择自驾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镇江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吴含青介绍,为避免新能源汽车充电排队等待时间久、充电桩长时间运行发生故障等情况,镇江供电公司积极备战,按照保人身、保设备原则,组织专业充电站运维队伍提前开展应急演练。演练根据我市近五年春节假期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充电高峰状态,模拟了充电桩起火、充电站电源失电和大客流导致充电排队超半小时后疏导等场景,现场人员有序进行了包括扑灭火灾、应急电源切换、与客户沟通疏导等方面的实际操作。
演练期间,供电部门还重点排查充电站标识牌、照明灯、监控、消防设施等配套设备完好情况,对进线电缆、开关、桩内TCU及通信设备进行系统维护,确保充电设备、配电设备、线缆及保护装置可靠运行。
在此基础上,镇江供电公司还构建了高速服务区“充换电一张网”,做好巡检、运维、咨询等各项服务,设置24小时客户咨询与投诉电话,以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
吴含青解释,依托网上国网客户端车联网平台,供电部门建立了24小时监控体系,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充电站设备运行情况,快速调度抢修人员对故障设备开展修复;另一方面根据充电车流量,现场增设移动式储能充电车,满足车辆充电需求并设置引导牌、增加值守人员,第一时间疏导车流,安排人员现场值守,手持应急充电卡,为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充上电的车主提供应急充电服务。
春节期间,乡村充电桩同样是旅游出行的“能量池”。1月20日,经过项目储备、选址、建桩施工、调试等环节,位于丹徒区世业镇四季春农业园、开心休博园入口处共计7台120千瓦的直流快充一体式充电桩建成投运,能同时满足14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针对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属地供电所充电桩对外提供24小时充电服务,方便绿色出行的新能源车主。
值得一提的是,供电部门发挥“电力+乡村“双网格化优势,电力网格员从乡镇网格员处提前获悉各村自驾新能源车返乡的务工人员名单,主动电话联系,引导车主出行前登录网上国网客户端“e充电”,查询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空闲状态,如遇扎堆现象,可直接前往临近的乡村充电站充电,提前规划出行时间、路线,缓解新能源车主春节自驾的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