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零跑汽车发布消息称,拥有雪铁龙、Jeep、标致等14个知名品牌的Stellantis集团计划向零跑汽车投资约15亿欧元(约合116亿人民币),并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
同时,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双方计划以51:49的比例组建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除大中华地区外,该公司独家拥有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场进行出口、销售以及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的权利。
作为欧洲老牌豪门,Stellantis在海外的资源十分丰富。据StellantisCEO唐唯实介绍,目前Stellantis在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中东分别拥有20%、26%、26%、15%的市场份额,全球团队成员拥有70多个不同国家的背景。无疑,这对零跑汽车在海外市场迅速大规模铺开产品渠道,有着强大助推力。
资本市场的反应,从股价上可以窥探一二。根据彼时的新闻报道,交易达成后,2023年10月26日,零跑汽车股价高开低走,当天收盘时暴跌12.91%。10月27日收盘,在“蔚小理”股价上涨之际,零跑股价下跌1.98%。
巧合的是,就在Stellantis投资官宣的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宣布,选择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作为目标公司,启动反补贴调查。这无疑给零跑的出海之行“添堵”。
2023年11月,零跑汽车联席总裁武强表示,零跑汽车和Stellantis合作交易已交割完成,在海外布局方面,第一步将进入欧洲市场,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以出口方式将车销往欧洲。
朱江明曾公开表示,通过Stellantis集团的背书,全球经销商更相信零跑的品牌,可以让零跑在海外市场快速打开局面。
相较于其他车企海外自主建厂、直营把控运营体系或者选择经销商合作的模式,零跑汽车这种建立合资公司且在持股比例上让步的方式,还是首次出现。在“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中,Stellantis的持股比例更高,话语权也会更高,或将会导致零跑汽车的自主性降低。
另一方面,欧洲市场也已经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必争之地。根据毕马威发布的数据报告,2022年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份额达到64%,且近半数出口到欧洲市场。
朱江明表示,“为什么我们选择欧洲比较优质的这些市场?因为这些区域的含金量更高,都是卖价最高、规模最大的市场。”
国内汽车出海并不是新鲜事,奇瑞、上汽、吉利等车企探索海外市场的步伐从未停止,但都并未真正站稳脚跟。
武强坦言,“大家不要把海外拓展想得那么容易,特别是像我们这种没有在海外做过的企业。虽然有Stellantis集团的帮助,但是更应该看到挑战,而不是只看到满地黄金。”
正如武强所说,出海需要同时面对不同市场的法规、习俗、文化背景,在前期,还要考虑产品对外的运输成本等等一系列因素。对于零跑来说,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