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2023-10-20 08:49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张文礼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优化汽车配件流通环境、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优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等7个方面,系统部署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汽车使用环境,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后市场在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更加普及,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成熟,行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汽车使用环境持续优化,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有效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涉及汽车维修、汽车养护、汽车用品、汽车金融、二手车及汽车租赁等多个细分行业。近年来,我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机动车驾驶人数的快速攀升,对汽车后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支撑,也产生了更大的配套需求。

据公安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亿辆,其中汽车数量超过3.3亿辆,新能源汽车则超过1821万辆。其中,有90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成都、北京、重庆汽车保有量更是超过600万辆。同时,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5.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占绝大多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未来中国汽车驾驶员将达到6亿人以上,汽车保有量超过4亿辆,预计到2025年,中国年汽车产销规模有望突破4000万辆。

庞大的汽车市场规模,为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也给汽车后市场各细分领域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发展。以今年6月举办的第20届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为例,作为目前国内汽车后市场领域品类最齐全、辐射最广、交易量最大的大型展会,为期3天的展会实现现场交易额114亿元,带动相关消费98亿元。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内汽车后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达到12.4万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10.1%。随着汽车产销量、保有量等的进一步提升和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愈发活跃,汽车维保、汽车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释放,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围绕汽车后市场行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或涉及相关细分行业的政策措施,支持汽车后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比如,2019年4月,国务院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2020年12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2021年4月,商务部、公安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的通知》;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等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延续了此前的政策基调,成为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新的有力支撑。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后市场中的重要一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大约每卖出3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在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中的占比却非常低。《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售后维修培训、发展汽车绿色维修、提升汽车维修数字化服务能力。业内人士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汽车后市场企业探索新能源布局注入了新动力,推动新能源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再加速,将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良性发展产生明显推动作用。

《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汽车后市场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标准化水平。专家表示,随着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以及质量认证体系的不断健全,将有效解决汽车后市场行业长期存在的假冒伪劣现象、价格不透明、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质量不一等行业顽疾。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