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车市说事
增程式技术路线需辩证看□胡立彪
近日有媒体称,小米汽车已经确定研发增程式混动产品,目前正在寻找增程式混动汽车的产品突破点。
对于小米选择走增程路线,有业内人士称这是“投机取巧”“作弊偷跑”。也有人觉得,增程式技术虽一直被贴着“落后技术”标签而为汽车业主流所不齿,但世间万物都难逃“真香定律”,该技术凭借其工作原理的独特优势,可以解决当下汽车消费的一些痛点问题,满足一定数量消费群体的需求,而一些企业从中窥见内蕴的巨大商机,就算是“投机”,又何乐不为呢?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即通过增程器(其实就是内燃机)工作带动发电机为电池供电,电池输电给电机驱动车轮转动的汽车。增程车型虽然和插电混动一样,都有两套动力系统,但是内燃机不参与驱动,只负责给电池充电,工况单一,发动机能始终保持高效率运行,而电机也只负责纯电驱动(少部分增程式车型采用HEV串并联的动力模式),所以增程车型的动力结构、电控系统、设计和制造相对简单,后期也易于维护。这也是一些企业跨界造车选择增程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技术门槛低之外,增程车型不需要搭载大电池(一般只需纯电动汽车电池量的一半甚至更少),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同时,由于增程车型的发动机只用来发电,发动机工况受行驶工况影响较小,可以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运转,因此能够在能耗最低的情况下,通过燃油发电为车子提供长久电力,解决里程焦虑问题。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纯电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很少能够突破1000公里,而增程车型一次加油发电,续航里程可达1400公里以上。
增程车型不仅比燃油车燃油效率高,更可解决纯电车型高成本和续航焦虑这两大痛点,这为其创造市场商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事实上,这样的商机并非存在于理论上,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当下市场中。作为国内较早“窥”见这一商机并伺机而动的车企,理想汽车主打增程式混合汽车,几年经营,如今已经尝到了甜头,率先成为一众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
去年以来,包括零跑、深蓝、哪吒、岚图、问界等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新能源车企,均基于增程式混动产品的布局,实现了销量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增程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25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60%以上。较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位数增长态势,增程式俨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提高增量的新赛道。
小米向增程式汽车赛道布局,既有“投机”的预见,也有“取巧”研判。有业内人士指出,增程式并不是什么新技术路线,小米做此选择是基于其企业自身特质考虑。不管是内燃机领域还是电池领域,小米都是“小白”,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而深入的产业链布局,而增程式混动汽车对两者技术要求都不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即使没有多少技术储备也能较快搭起炉灶,推出产品。更重要的是,基于汽车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在消费电子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跨界车企,小米在智能化、大数据、AI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这会补足其在汽车技术方面的劣势,成为小米汽车和竞品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所谓“需求决定市场”,这一规律在增程式混动汽车身上再次得到验证。任何一种汽车技术都存在优缺点,关键在于将其应用于实践时如何扬长避短,以及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长久盈利。客观地讲,目前增程式技术是有一定市场的,前文的数据和车企的表现已经说明问题。当然,汽车业内早有共识,节能减排和零碳是新能源汽车的终局,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决定了它大概率成不了未来的主角。但它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过渡产品,在现在阶段仍存在发展窗口和一定的市场需求。若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技术更成熟、成本再降低,有希望形成小众化长期发展的细分市场。增程式混动汽车前景如何,应交给市场评判,让消费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