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座椅也能“飞”上天

2023-10-02 05:50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这几年,陆续在天台本部、上海、英国成立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让企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骨架、气囊减振、镁铝合金座椅等领域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具备为全球顶级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动汽车、跨国航司航空座椅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实力。“我们努力实现原材料国产化,航空座椅的油漆、胶水都已完成自主研发,下一步是预浸料碳纤维,最终实现整个航空座椅装配国产化。”天成自控总经理洪慧党说。

学习装坐垫

半小时才装上一个

为了不虚此行,在座椅装配线,我们向1993年出生的线长潘暴益“拜师”,学习座椅装配。“先接好靠背电线,再把座椅下的4个滑道垫块抹上油,慢慢卡入滑槽。”潘暴益讲解道。

听着简单,可我们练习了半天也不得要领(因为坐垫遮挡视线,只能凭感觉找滑槽,这感觉其实就是熟能生巧练出来的)。在闷热的工厂里,我们大汗淋漓,才摸到了门道,听到“咔”一声响,终于确定卡好了座椅。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现在座椅功能很丰富,通风加热是基本功能。”潘暴益说,功能越多装配要求也越高。

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车辆座椅的冲压车间吃过“闭门羹”。看着女工洪满意拿着一块钢板板料,坐在巨型机器前,一推一拉瞬间完工,感觉好像十分简单,于是我们就想尝试一下,结果被果断拒绝。“不是4年以上的熟练工,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冲压分厂厂长孙尚华解释,每分钟机器上下20多次,还要手脚协同操作,难度颇大。

地上跑的不好操作,航空座椅想必难度更大。在航空座椅生产车间,原材料解冻后,3名工人从碳纤维材料上撕下一层膜,再把具有黏附性的材料一点点铺在模具上,一个小时的慢工细活,终于看到航空座椅背板的雏形。这时,他们将半成品拿到边上去称重。“为什么还要称重?”“每一道工序都要称重,如果误差太大,就是操作不规范,须重新做。”李国民介绍,后续还要经过固化、涂胶、清胶、打磨、喷漆,每个环节没有几个月练习,很难上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