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E5 Sportback上市半小时订单破万,奔驰纯电CLA临上市才匆忙宣布搭载豆包大模型,宝马新世代iX3国产版要等到2026年。目前,三大德系豪华品牌的新一轮电动化策略似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节奏与路径。
奥迪的“闪电战”:深度契合本土需求
奥迪E5 Sportback“上市半小时订单破万”的成绩单,展现了奥迪·上汽合作项目团队对市场的精准把握能力。总功率787匹马力,峰值扭矩800N·m,百公里加速3.4秒;配备CDC可变阻尼减震系统、空气悬架、Brembo四活塞卡钳,辅以渐进式转向系统与后轮转向系统,兼顾运动张力与豪华舒适性;还基于800伏高压平台架构,采用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CLTC续航达773公里,充电10分钟可补370公里续航。这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车型,从产品定义阶段就深度契合本土需求。新车没有奥迪传统四环标志、改用发光字幕AUDI,诠释着奥迪对电动时代的最新理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全面融入AUDI品牌元素,目前已有近200家展厅完成形象焕新。预计到今年年底,上汽奥迪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超过240家集销售和体验于一体的全功能用户中心。
奔驰的“临阵磨枪”:仓促应对与战略犹豫
相比奥迪的效率,奔驰就比较“纠结”了。今年1月,奔驰发布通知,由于软件开发出现状况,其新车纯电CLA的投产时间延后至今年8月。原本,奔驰为这款纯电新车设定的投产时间为2025年4月。坊间传言,因为MB.OS操作系统的开发进度落后于计划,影响了整车的测试和验证流程。
9月23日,奔驰与字节跳动宣布签署升级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动AI技术(豆包大模型)的跨业务融合,推进汽车产业数智化创新合作。据悉,搭载豆包大模型的首款奔驰车型——国产纯电CLA即将于今秋上市。两天后的9月25日,奔驰与Momenta联合宣布,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也将搭载在国产纯电CLA车型上。
乍一眼看上去,新车上市临近时才宣布搭载豆包大模型和飞轮大模型,显得颇为仓促。回过头想想,豆包是“升级”战略,说明已经合作一段时间了;至于飞轮大模型,可能想在至境L7上取取经吧。但奔驰在纯电CLA的宣传节奏上似乎一直有些磕磕绊绊。据说新车已经从工厂下线了,但至今未定下具体上市日期。这一举动被业界解读为对中国市场竞争的被动应对,暴露了其在路线上的犹豫不决。
奔驰的挑战不仅在于技术整合,更在于品牌定位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平衡难题。作为传统豪华品牌的标杆,奔驰既要维持高端形象,又要在电动化时代实现足够的销量规模,这一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纯电CLA的上市历程折射出奔驰电动化战略的深层困境。从最初的“电动优先”到实际执行中的谨慎保守,奔驰在电动化转型的节奏把握上出现了明显偏差。
宝马的平台化“革命”:长远布局与系统性优势
宝马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奥迪和奔驰的道路。新世代iX3基于全新的Neue Klasse平台打造,这一平台是宝马多年电动化技术积累的结晶。根据宝马披露的信息,Neue Klasse 平台将为车辆提供超过当前车型二十倍的算力,首次引入四个“超级大脑”系统,分别承担驾驶动态、自动驾驶、信息娱乐以及车辆基础功能的核心任务。通过分工协作,这些“超级大脑”将构建起车辆的数字神经系统,使整车在运算效率与功能扩展上实现质的飞跃。
电池方面,新世代BMW iX3采用了全面升级的BMW第六代电驱系统,搭载革命性的大圆柱电池和全新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CLTC续航超过900公里,树立了全新标杆。后桥励磁同步电机升级,并结合全新紧凑异步电机组成高效双电机组合,实现能量损耗降低40%、整车效率提升20%;电池包采用“无模组”设计,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融入车身结构,不仅减轻重量、降低重心,还提升车内空间和空气动力学表现。
虽然新世代BMW iX3国产版本要等到2026年才能大规模量产,但宝马认为这种长期投入将带来持续的技术红利。在宝马看来,电动化竞争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
BBA电动化竞争进入第二阶段
目前,BBA在电动化战略上呈现出的分化,在我看来,根源在于对中国市场判断的差异。奥迪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其本土化程度也最深。上汽奥迪项目为奥迪提供了独立运作的空间,使其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这种灵活性在电动化转型中成为了关键优势。
宝马则体现了德国企业的系统性思维。中国区在宝马全球架构中拥有较大话语权,能够将本土需求融入全球研发体系。这种“全球平台+本土适配”的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期竞争力更强。奔驰面临的挑战部分源于其全球统一战略与中国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奔驰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和研发环节的话语权相对有限,导致其难以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
BBA的战略分化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竞争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动车的普及和接受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差异化竞争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单纯的产品参数竞争正在让位于整体用户体验的竞争。奥迪凭借其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宝马依靠其系统技术优势,而奔驰仍在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定位。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的前沿阵地,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试验场。BBA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其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成败。
写在最后:
2026年将是检验BBA不同战略成效的关键时间节点。届时,宝马新世代平台车型将全面投产,奥迪基于前期市场反馈的第二代电动产品也将面世,而奔驰能否解决当前的挑战还是未知数。中国市场正在从全球汽车产业的生产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所有参与者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战略。
对于那些能够将全球技术优势与中国市场创新深度结合的企业,中国将成为其电动化转型的加速器;而对于那些仍然固守传统思维的企业,中国市场可能成为其电动化之路的最大障碍。
BBA的分化才刚刚开始,而这种分化最终将决定它们在电动时代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