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滚动 | 上海 | 政务 | 评论 | 国内 | 社会 | 政法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体育 | 娱乐 | 历史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曝光 | 微博 | 专题 | 旅游 | 彩票 | 健康 | 百货 | 导购

我们在奇瑞创新大会看什么?——见证中国智造的全球跃迁

2025-10-19 14:02:56 来源: 东方汽车 傅青怡

2025年10月18日,安徽芜湖,秋意正浓,创新潮涌。

以“创新·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盛大启幕。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盛宴,更是一次中国品牌向世界发出的宣言:我们不再只是“参与者”,而是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引领者”。在这场汇聚全球智慧、聚焦未来出行的盛会中,我们究竟该看什么?又该如何读懂奇瑞所代表的中国创新力量?

 

一看战略格局:从“出海”到“全球化”的跃升

奇瑞的创新,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站在全球舞台上的主动出击。本届大会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全球化创新体系不客气”。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系统性、结构性的跃迁。

从“国际化”到“全球化”:奇瑞不再满足于产品出口,而是构建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体系。其“1+7+N”全球研发布局,涵盖中国、德国、西班牙、日本、巴西等八大研发中心,真正实现“In Somewhere, For Somewhere, Be Somewhere”——在当地研发,为当地服务,成为当地品牌。

从“卖产品”到“输出标准”:奇瑞已累计54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评价,是全球获此殊荣最多的中国品牌。它正在以中国标准,参与定义世界标准,推动“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共识。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传统车企向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的全面转型。这背后,是奇瑞对“可持续全球化”的深刻理解: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以安全、可靠、高端的形象,成为各国政府的“座上宾”,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二看技术硬核:五大领域齐发,捅破行业“天花板”

奇瑞的创新,是“硬核”的、可量化的、能落地的。本届大会,奇瑞以“瑶光2025”战略收官为节点,集中展示了五大技术领域的10余项全球领先技术,堪称“技术货架”的全面升级。

火星架构:重新定义“安全”与“驾控”

飞鱼数智底盘:实现“0俯仰、0侧倾”,麋鹿测试速度达90km/h,制动距离仅31米,媲美百万级豪华车。其中EMB电机直驱制动系统响应速度提升43%,制动距离缩短至32.41米,居行业第一,且支持“原地掉头”“高速斜行”等未来操控。全球首创的方舟两栖系统,支持IP68级防水,970mm涉水深度,双动力推进,让G700成为人类首台横渡长江的新能源量产越野车,改写全球越野史。

鲲鹏动力让混动技术实现“中国巅峰”。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8%,全球领先。通过“双曲三联动”“绝热涂层”等黑科技,每提升1%热效率,油耗降低2.5%,未来混动车有望进入“油耗1L时代”。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厚度仅90mm,功率密度达18.4kW/kg,动力更强、体积更小,为高性能电驱提供核心支撑。犀牛电池覆盖高功率、增程、高比能三大系列,能量密度达310Wh/kg(三元锂),循环寿命5000次,并率先实现底部磕碰精准预警,守护“电安全”。

从“听懂”到“懂你”的灵犀智舱: “小奇同学”升级为AI智能体,支持情感识别、场景预判、多轮对话,具备“记忆盒”功能,越用越聪明;伯牙之音则是行业唯一Audio Vivid AI全景声,融合东方美学与声学科技,打造“东方柏林之声”;46.3寸天际屏支持3A游戏、实景地形渲染,重新定义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猎鹰智驾让智驾从“看见”到“预见”。一段式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猎鹰大模型,支持强化学习,持续进化; L4级RoboCar:国内首个“乘商两用”无人车,具备五大安全冗余,2026年将实现全球同步运营;全球智能泊车的泊入成功率达99%,支持代客泊车,真正实现“泊车自由”。

银河生态旨在构建未来出行新图景。迅龙秒充可实现1.2MW兆瓦级充电,5分钟补能500公里,AI智能调度,打造“充电乐趣”。

V2G智慧能源生态能让车辆可参与电网调度,实现“停车即赚钱”,2030年覆盖200+城市。

模块化设计的凌霄飞行平台支持多旋翼复合翼,样机已成功首飞,探索“空地一体化”出行未来。会上让令人惊艳的是全球首个通过欧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墨甲机器人,具备多语种交互、情绪表达、遥操学习能力,迈向“具身智能”。

 

三看创新生态:瑶光与开阳,双轮驱动的“创新工厂”

奇瑞的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构建了“瑶光+开阳”双实验室体系,形成内外联动、持续迭代的创新生态。

其中瑶光实验室主要负责内部攻坚,300+实验室,500+技术项目,聚焦近期产业化落地。

而开阳实验室则外部协同,联合100+全球顶尖高校,开展1779项工程、4000+前沿课题,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这一体系,已聚拢全球超5万名“编外”科学家与工程师,形成3万人研发团队+5万全球智力的“超级创新体”,实现技术24小时不间断迭代。

 

四看文化与管理:创新背后的“软实力”

真正的创新,离不开土壤。奇瑞构建了三大支撑体系:

文化创新:鼓励“九死一生”的探索,推行“成果共享、风险我担”机制,真正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管理创新:对标世界500强,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海外营收已近半,未来属地化员工将超国内,奇瑞正打造一艘“敏捷、精准、抗风险”的全球化“航母”。

质量信仰:从“销量导向”转向“质量与创新导向”,奇瑞人正逐步建立起“因质量问题而痛哭”的世界级品牌意识。

 

五看未来图景:从“奇瑞制造”到“全球共创”

奇瑞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中国的奇瑞”,而是“世界的奇瑞”。它正在通过:开阳创新中心战略联盟,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协同;全球26个海外研发中心规划,强化本地化开发; V2G、飞行平台、人形机器人等前瞻布局,构建“海陆空”全场景出行生态。

这不仅是技术的输出,更是生态的共建、标准的共塑、未来的共绘。

结语: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品牌如何以技术为矛、以全球为盾、以创新为魂,在百年汽车变革中杀出重围;我们看到的,是“安全、可靠、高端”的中国智造新形象,正在被重新定义;我们看到的,是从追赶到引领,从“制造”到“创造”,从“出海”到“共生”的伟大跃迁。

奇瑞的创新,不是“内卷”的产物,而是“反内卷”的答案。它用28年的坚守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是让世界因你而不同。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阅兵,更是一次时代的宣言——中国创新,正在智领全球。

 

1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