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点
政策是外因迎合消费潮流方是王道
世界银行的5月亚洲经济展望指出目前经济环境尚未走出低谷,而且外部环境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都需要有效的刺激支撑,中国刺激内需的思路和方式值得世界称赞。09年初的乘用车市场快速恢复增长,其核心是消费普及,这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机会。稳定汽车行业的产销持续提升对改善国内钢铁等行业艰难处境的稳定和改善的意义重大。
在上半年火爆的车市当中,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每个月占据销量排行榜榜首的已经不是往年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1至2月份,福特蒙迪欧致胜、君越销售出现了同比30%和36.8%的惊人跌幅。即使在3月和4月上半月的传统旺季,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中高级车市场反馈来看,总体销量依然在下滑。
这对于厂家而言,有“增量不增收”的尴尬,毕竟中高级车的单车利润高,而在上半年车市狂飙之下,中高级车市场不但增幅下降,而且占有率从2008年的17%以上降低到了目前的不足14%,这对于厂家的影响是较大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前4月在国内主要的19家汽车企业(集团)中,仅8家企业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其中2家营业收入正增长;11家低于上年同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9家汽车企业中,仅5家企业在今年实现利润增长,而有10家企业的利润为负增长,更有4家企业在目前的“大好形势”下却依然出现亏损。
但不能因为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的爆发型增长,厂家就把目光全部聚焦于此,我们不能忽略了车市的刚性需求。记者认为,购置税减半的利好政策,在下半年厂家增产、价格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其刺激作用必然减弱,厂家应该合理的配置资源,敏锐的迎合消费者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发生变化时应对自如。
事实上,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举一动离不开政策的影响,抑制消费的各种税费政策主要体现在汽车产业上。初期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未来的突破仍在于此。乘用车私人消费的弹性大,既体现在高增长上,也体现在变化快、下滑快的风险上,如何进一步释放积蓄的私车消费潜力,让有车族负担减轻,真正培养起消费型的私车群体是目前的最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