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军:最近我在支持一家网站,因为是顾问,所以网站提出的问题都要去思考,给出答案。
今天听了大家讲的我非常受启发。虽然我有白头发了,但是在网络里面还是太年轻了。或许正是这个愿意,我感觉我的思路确实跟大家不太一样。金融危机我没怎么考虑,现在考虑最多的是怎么把网站做好,考虑一些发展思路方面的问题。
我今天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现在的网站形态是一个什么样的?另外,我们想用传播的眼光,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互联网发展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再去看看未来的互联网的可能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或者我想象互联网应该是朝哪个方向发展?
第一,当前的形态。刚才大家讲了很多,最多的现在是Web1.0这种形态为主。很多网站在探索Web1.0+2.0,这是一种时尚的做法,以Web3.0为发展的还很少,是一种探索的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听到很多关于Web1.0/2.0/3.0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教科书式的定义,但是我们大致一说Web1.0/2.0/3.0各有各的理解,我以个人的理解来谈谈分类。
关于Web1.0,我们很多垂直网站都是Web1.0的形态。主要单纯的向读者提供资讯,强调互联网的互联性。比如像新浪就强调海量互联,这是比较突出的例子。我们陆续新建的垂直汽车网站做了很多东西也是一样的表现形式,同时向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分类。我们看垂直网站,像中国汽车网、车168,还有现在选车网等也都属于这一类。
关于Web2.0,Web2.0的核心是强调互动,代表的表现形式,比如博客、即时通信的工具、BBS等等具有互动的形式,是Web2.0的形态。还有很多人也有其他的理解,现在时尚形态是Web1.0+2.0,比如新浪汽车、搜狐汽车等等,在原来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博客、圈子或者一些社区性的、具有互动形态的东西。Web2.0的核心增加网站的粘度,网上的论坛增加了互相交流,增长了网上的停留时间,这为网络的经营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当然同时也提高了读者对网络的忠实度。
Web3.0的核心是在增强互动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销的概念。Web3.0是目前汽车网站少有的部分,今天新浪讲要做网上4S店,它那个属于Web3.0,现在垂直汽车网站还有一些没有注意到这点,另外一些二手车网站已经在做Web3.0的一部分了。
刚才讲的是互联网的形态,现在我们用传播的眼光看一下互联网。
第二,用传播的眼光审视互联网
人对传播的认识。当前,国内处于支配地位的传播理论是什么,互联网的兴起给传播理论带来的一些变革。
首先二战期间最盛行的是所谓的“魔弹效应”,例如,希特勒一讲话,德国人就疯了,就开始打仗;盟国也是一样,一位总统发表一番讲话,人都像让魔弹打了一样,行动非常一致地冲向战场。这是二战期间的那种理论,我个人理解,当人有对安全需求、有强烈的民族情节的时候,这种宣传是非常奏效的。其次,二战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越来越平稳,这时候的传播基本上服务于竞选,但是研究人员发现“魔弹”失效了,和我们目前网络表现的形态很像,需求的多元化导致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圈子,像以前那样,靠一个口号就就把所有的人都号召起来已经行不通了。上世纪70年代出了一个“强效力论”,它认为传播很有效,我个人认为因为它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所以产生了“强效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