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第一页]
[下一页]
[共6
页] |
|
维权不是“筹码” 谈鼓励汽车消费(1)
|
2009-3-13 19:20
作者:东方早报
|
|
|
维权不是“筹码”我们需要更懂汽车消费
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对于“维权”缺的不是愤怒、不是投诉渠道、不是媒体的旁敲侧击、不是法律的武器,而是一同培育市场、坚持和谐消费的思想。 杨杰 部分乐观派专家们早已提出,今年中国汽车产销有望超越美国。而更多人都相信,即使今年没有超越也不会相差太多。 今年“3·15”系列活动的主题是“消费与发展”,引申开来说就是引导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发展。以消费和发展为前提的口号,为每年此时红红火火的“维权”运动增了份冷静与理性。我们为什么要维权?这个简单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于汽车消费本质的思考。在投诉媒体、网上曝光渐成“主流”之际,现在的汽车“维权”方式是否有过激之嫌?这样的维权是否是引导正确消费的唯一途径? 倡导买车者要更“懂车” 中国投产的各类车型,在技术层面上已丝毫不亚于国际水平。但消费者的识车、用车水平是否与国际同步则尚待商榷。因为油品质量或者错误保养造成的车辆损坏案例不在少数,车主以为车辆质量不好,商家又有苦无处申。一昧地让商家对此埋单,蒙受损失将是车市的繁荣与活力。因此,不仅消费者要明明白白消费、明明白白用车,维权人士在专业知识方面更要高人一等才能做到公正维权。 维权“大锤”不可乱砸 在以往概念中,需要维权者必定是弱势群体,“维权”也成为其最有力的武器。仿佛只要拿着上书“维权”大字的旗帜,要维权者与支持方便是正义化身。目标对象必定是十恶不赦的奸商。但在错与对的界限之外,实际问题必定复杂的多。一些接纳汽车投诉的站点、网站、机构“门庭若市”,恰恰是汽车市场不和谐的表现。维权者偏爱投诉媒体、网上曝光、对簿公堂的方式多少有些“暴力维权”的味道。拿着维权的大锤砸向经销商并非是“正确消费和谐消费”的解决之道。试想,曾经兵刃相向的车主与厂商,今后成为“回头客”与朋友的概率能有多少? 维权的目标应是“不再要维权” 说到底,汽车“维权”还是补救措施。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杨红灿说“从发展的意义上来讲,维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推进消费维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重点。厂商与消费者是可以相互转化,厂商同样是许多的消费者所组成。因此避免两者的矛盾激化,应成为新维权时代的重点。维权的最终目标,是明白消费,是和谐车市,是车主都不需要再去维权。 改革开放超过30年,中国车市也由此蓬勃装大。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对于“维权”缺的不是愤怒、不是投诉渠道、不是媒体的旁敲侧击、不是法律的武器,而是一同培育市场、坚持和谐消费的思想。“维权”不是任何人的筹码,不是敲打厂商的大锤,而是我们迈向成熟车市之前的一条必经之路。这条路并不短,但希望不要人为地把它变得更长更艰难。
|
|
|
[第一页]
[下一页]
[共6
页] |
1 2 3 4 5 6 >>
|
|
|
|
|
|
|
|
|
|
|
|
合作伙伴 |
|
|
|
|
|
|
Copyright 1996 - 2007
cnauto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及建立镜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