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很快就要过去了,今年上半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转折期,汽车产销在持续了两年多的高速狂飙后,在今年初戛然而止。1-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77.97万辆和791.62万辆,同比增长3.19%和4.06%,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2.4%和49.19%。专家预测,按照6月份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车市产销同比增幅将很难突破5%,中国车市正式告别高速增长期。
2011年上半年汽车界发生了一些离谱的、震撼的、争议的事件和现象:市场不振、日本大地震引起日系车全球供应链紧张、华泰与萨博“闪婚闪离”、锦湖轮胎被召回又“反悔”……下面让我们回头看看这半年汽车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最无奈:车市呈现疲软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4月和5月汽车的产销信息显示,两个月的汽车产销均呈现负增长,持续了两年多的“车市井喷期”正式宣告终结。众多业内专家表示,车市拐点来袭。
中汽协助理秘书长朱一平日前分析认为,之所以5月份国产汽车产销较上月进一步回落,连续两个月同比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有:年初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退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的实施、油耗准入政策的实施以及日本地震等的影响。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政策对于车市向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政府不应再出台车市的限制政策,对已经增速明显放缓的汽车业,应适当考虑鼓励。
同时,专家们也乐观地指出,中国车市的刚性需求很大,这是个不变的事实,而这些需求无论快慢早晚,迟早都会一点点释放出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刺激政策的退市只是早晚的问题,中国汽车市场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由扶持到独立行走的过程。
最离谱:华泰与萨博“闪婚闪离”
5月3日,华泰汽车和瑞典萨博汽车公司在威斯汀饭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开启双方在技术、市场、资金、产品等领域的多方战略合作。荷兰世爵汽车公司是萨博汽车的母公司,此次华泰通过入股世爵汽车29.9%的股份,与萨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联手在华生产和分销萨博品牌汽车,最早在2013年,华泰即可引进萨博车型。华泰对此共投入1.5亿欧元,其中包括1.2亿欧元投资及3000万欧元的可转移贷款。
然而,就在华泰宣布与萨博战略合作之后的不到一周的时间,萨博方面即宣布双方的战略合作结束。5月12日,萨博的母公司世爵汽车宣布,由于华泰不能满足协议中的条件,其终止了华泰汽车和萨博此前的战略协议。随后,庞大集团作为一家中国本土的汽车经销商成为接手萨博的主角。
实际上,华泰与萨博“闪婚”从一开始就不被业界看好,政策审批障碍、华泰收购资金来源以及管理能力均成为外界质疑的焦点。而华泰收购萨博的合作事先并未向国家发改委报备,更未得到确认。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与萨博上演了“闪婚闪离”的闹剧,华泰汽车此举被媒体冠以“离谱”的评价。也许华泰太想发展自己的汽车了,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想清楚了一步一步来吧。
最让人观望:比亚迪上市
6月21日,比亚迪A股正式在深市中小板发行。根据比亚迪昨天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此次回归A股发行的股数为7900万股,发行市盈率20.47倍。按其18元的发行价,融资额比14.22亿元,比原计划的21.92亿元融资额缩水了35.13%。按照原计划的融资额和发行规模,比亚迪的发行价至少要27.75元。
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的实施、日本地震等因素,全国车市在2011年上半年呈现低迷走势。加上近期适逢A股震荡调整,在如此不利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回归A股,让人不禁惋惜。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处于增速减缓的阶段,比亚迪月度销量始终不见大的起色,比亚迪其实已经错过了回归A股的最佳时期。
2月18日,比亚迪展开大幅降价的行动,降价幅度从5000至1.5万元,对于价位本来并不高的几款车型来说,这个降价幅度可谓不小。3月18日起,比亚迪官方宣布旗下L3、M6、G3、F6、F3、F3R、F0全系七款车型集体推出2011版,售价保持不变。
假设2011版全系车型在用料和制作是在2010版基础上的增配和提升,那么在售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11版车型销售利润是不是会有所下降?在全国车市走势低迷、比亚迪经销商数量减少的大背景下,“‘薄利’能否‘多销’的不确定策略”是否能让其在股市上有好的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