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疲劳驾驶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可见疲劳在一年四季中时刻困扰着人们,尤其在春夏季节,更是容易产生疲惫感的时候。对于驾驶员来说,疲劳也是历来影响驾驶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许多沉痛的教训不断提醒着我们,注意行车安全,切勿疲劳驾驶。
前不久,一份关于“城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城市中居民每天花费在和工作相关的交通时间大约在70~80分钟,其中也包括自驾车出行方式。对于那些职业驾驶员来说,每天驾车的时间会更长,有些可以达到4~8小时。在如此长时间的驾车过程中,如果发生疲劳驾驶,并引起事故发生,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疲劳驾驶的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很多驾驶员对疲劳驾驶始终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身体短时间的疲劳不会影响正常驾驶。其实恰恰相反,举个简单的例子,汽车以80
km/h车速行驶时,每秒前进的距离约为23 m,而当车速提高到120 km/h时,汽车每秒前进的距离约为34 m。如果驾驶员出现疲劳的情况,哪怕是短短1
s时间,车辆就会在很长一段距离内处于无人操控的状态,这是相当危险的。此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即便是反应慢了1
s也可能造成严重事故。识别疲劳驾驶的信号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并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生活中我们都体会过疲劳的感觉,但是和驾驶汽车时产生的疲劳有着不一样的表现。疲劳驾驶主要反映为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判断迟缓、分辨不清方位,盲目变换车速,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能力下降,驾驶动作僵硬、节奏失调,感觉头重、身体发沉,很难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视野变窄、焦点集中,目光迟滞,频繁打哈欠,面部表情变化少等。
即便能列举出很多疲劳驾驶的信号,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明确的判断疲劳驾驶的标准,也无法像酒后驾驶那样通过仪器进行测量。所以,一直以来,对付疲劳驾驶只是对驾驶员进行指导教育,无法做到明令禁止。通常为了最小程度地避免疲劳驾驶都会对驾驶员限定连续驾驶时间上限。其实这只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下策。有关专家认为,连续驾驶时间只是衡量疲劳驾驶的重要指标,而非唯一标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自身安全意识的加强来提高对抗疲劳驾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