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的和谐在“文明”
街上的汽车与日俱增,用车环节亦生成出文化现象,叫做“汽车消费文化”。
公车中的特权车问题一直在被治理,上海警方车“O”牌照的取消,高层领导摒弃“小号牌照”、使用“社会牌照”等都是一些很好的措施。一个特权不断滋生、又不断被制止的社会,在此不再赘言。
汽车消费,“炫富”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新时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是事实;人们的生活多元化、多样化了,也是事实。人们对此应该包容。比如,富人们青睐名牌和奢侈品,这也算一种社会的文明。德国一本畅销书——奥夫冈·拉茨勒著的《奢侈带来富足》中说了一个道理: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从道德上必须鄙夷,因为它是多余的,并且认为使用者是搜刮社会财富的人。另一方面,内心不排斥对奢侈品的享受。在拉茨勒看来,奢侈品生产有着积极作用,它集中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最个性化、人性化的品质内涵,它能刺激革新,创造工作机会,塑造品位风格。该书述说奢侈品发展历史、列举不少奢侈品,包括名牌汽车,说过一些名言:诸如“今天的奢侈品,明天的普通品”、“技术进步需要奢侈品生产使之得以实现,奢侈品需要技术进步使之出类拔萃”等。然而,法国著名学者托克维尔等社会学家认为,收入差距拉开以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奢侈品消费行为有社会的导向作用,过分张扬,会造成社会心理的反感或冲突,而且,“炫富者”主要出现在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生活较贫困阶层的“暴富者”之中。近几年,出于炫富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现于报端,让人不齿。由此,驾车中的守规和低调,是文明的表现。
其次是减少“路怒族”问题。“路怒”,一般发生于年轻驾车族中,他们血气方刚,常开“面子车”、“赌气车”。驾车被旁人超了,好像失了“面子”,便猛追一通,甚至不在乎造成碰擦。其实,文明社会需要包容、宽容和从容,这才是最有风度和涵养的。驾着车,需要有好的心态和风度,尤其是用名牌车的朋友,既然已经用上有“品位的车”了,驾车的风度也得绅士一点。如此,社会才能更和谐、文明、健康。
(李培昇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锦尉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