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营收困局
2010年,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寻求植入的大年,为何如此众多的汽车选择植入电影的方式来进行营销?首先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我国电影票房的分账制度。
1994年,随着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实行分账制度;2002年,《英雄》成为首部采用分账模式的国内影片。与原先统购报销的发行方式相对,分账模式照顾到影片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成就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但这一举措注定全行业对植入广告越来越倚重,因为影城在票房收入分成的占比从最早的30%一直提高到现在的将近一半。
目前,一部电影的收入46%~50%归影城;10%~12%归发行方;剩下归制片方。“现在电影制作方收入能占到一部电影的40%,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一位从事电影发行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
以电影《建国大业》为例,投资3000万元,票房4.15亿元,分成为1.78亿元,占43%。而《刺陵》投资9000万余元,票房6700万元,分成2881万元,占43%,净亏6119万元。
票房1亿元的电影,制片方只有将投入限定在3000万元以内才有望赚钱,否则将不得不面对亏损的尴尬境地。
为此,“现在一部电影开机之前,广告没有打平制作成本,可以说注定赔钱。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投资人干脆决定不拍。”上述人士表示。在圈内,有本子、有投资人却难以启动拍摄的电影屡见不鲜,因为缺广告。
2008年,51家影视制作机构的上报数据显示,40%制作机构盈利,44%微盈或者持平,13%亏损,3%严重亏损。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国内有2500家机构从事影视剧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