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改委本月进行的反垄断调查迫使戴姆勒和奥迪等降低备件价格,捷豹路虎则降低了三款整车的售价。
但如果发改委要保证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
国家中央经济决策机构应修改为时十年的规定,即允许汽车制造商对其经销商进行微观管理。
汽车制造商控制着向经销商的新车投放供应,他们决定经销商允许销售哪些产品(包括备件、润滑油和软件等),他们也决定着哪家供应商可以向经销商供应备件,并为这些备件设定很高的售价。
中国政府为什么会通过一项如此偏向汽车制造商的规定呢?这跟当时的汽车行业发展情况有关。
上世纪80年代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轿车,但直到90年代才建立起汽车经销网络,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国内市场开始出现大量假冒的汽车配件。
中央政府希望阻止经销商使用劣质配件,但对于如何管理汽车销售这一新兴行业缺乏把握。
于是,监管机构最终选择了简单而又短视的方案,给予了汽车制造商不受制衡的权力。
该规定于2004年颁布,名称是《品牌汽车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此后几乎未经修订。
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也产生了新问题。
例如,它允许汽车制造商向经销商摊派过高的库存,如捷豹路虎自去年以来,经销商平均库存保持在75天。
此外,汽车制造商也得以向车主高价出售备件。
这对于豪华品牌而言尤其如此,如果采购加长奥迪A6的所有配件,总价是汽车价格的4倍。
汽车制造商享有的这一特权引起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汽车制造商知道这些,这也是发改委本月介入调查后,三大豪华品牌立即降价的原因所在。
但仅仅降价是不够的,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建立起健康的关系是汽车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方面。
因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尽快修改规定,使汽车经销商与制造商平等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