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300亿元蛋糕如何分食
2014-7-28 11:15
来源:华夏时报

  步入201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香槟被不断开启。


  继7月13日,五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后,7月21日,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统一标准和目录。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地方推广目录将废止,将努力破除一切地方保护,各地区要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得自行制定、出台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标准。


  在《实施方案》中,不仅量化了公车“新能源化”的规模,同时明确采购新能源汽车扣除补贴后不能超过18万元。这也意味着将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的范围划定在了自主品牌。


  按之前每年1000亿元的公车采购规模,《实施方案》中不低于30%的新能源汽车定额计算,如此,将有300亿元的市场份额会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间分配。


  如何分食这一大蛋糕,无疑将成为业界的焦点。


  后盾坚固


  中汽协日前公布的上半年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虽然明显加快,但与这两年汽车市场整体增长规模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力度相比,依然显得不成正比。


  问题的症结可以罗列出很多,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政府公务车领域的示范作用。


  7月13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走向新能源汽车。


  《实施方案》中提出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新能源车已经是国家制定的必须发展方向,现在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是怎么做好的问题,政策今后会更加给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与发展促进中心官员表示。《意见》的出台,打破了地方政府的区域分割,更有利于地方政府“跨区域”采购新能源汽车;同时,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足够大时,也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示范作用。


  而即便在公务车采购领域当中,300亿元同样是一块不容忽视的“大蛋糕”。


  群雄逐鹿


  面对这一大蛋糕,一直苦心经营新能源业务的比亚迪显然占得了先机。


  针对于国家近期频出的利好政策,比亚迪公关总监张小锐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道,目前,比亚迪公司在惠州有一个1.6GWh/年产量的电池工厂,产能已居全国第一。为保证新能源汽车订单的及时交付,比亚迪正在深圳坑梓基地,规划新增6GWh/年产量的电池工厂,该工厂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之一。新工厂一期工程于2014年9月逐步投产,年内至少新增产能1.5GWh。


  分食这一蛋糕的显然不止比亚迪一家。早在公务车采购“新能源化”前,北汽新能源汽车就已经积极规划——五年内预计投入5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建设,每年有30%的费用将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随着产能和销量的提升,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表示,“在其他地方政府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汽车将走出北京,推广到更多的城市。”


  300亿元落袋自主品牌车企,让业界欣喜,但江淮汽车新能源营销部部长方良海表示,“目前,新能源自主品牌分食这块蛋糕的比重很难确定。公务车市场竞争很激烈,应该相对保守分析。”不过即便如此,江淮仍难掩对300亿元的渴望,“对新能源公务车,我们会增加新的产品投入。”


  尽管各方颇具信心,但数字最具说服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6000辆。其中,比亚迪双擎动力“秦”售价在18.98万元- 20.98 万元之间,纯电动汽车e6售价在30.98万元-36.98万元之间,按上半年的销量乘以单车均价,可保守估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约为20亿元。北汽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E150 EV售价在22.08万元-23.08万元之间,上半年的销量虽仅有200辆(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刚刚成立),但按北汽新能源半年的销量目标10000辆计算,乐观估计会带来20亿元销售额。


  如此估算,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销量领先的企业(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上海汽车、众泰汽车等),在一系列政策刺激和新车型支持下,未来的政府公务车采购中,将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


  黑马争锋


  在被传统新能源车企切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剩下的那一角,又会由哪些车企来分得?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除备受关注的红旗L5亮相外,一汽首批量产的4款新能源车也一并登场,并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即到2020年,完成关键总成资源布局,做熟插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平台,掌控核心总成资源;实现6个新能源整车平台、16款车型全系列产业化准备,具备批量投放市场能力;市场份额15%以上,在自主新能源汽车中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


  “一汽要在2016年初步形成电机、电池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完成重点车型商品化开发,到2018年新能源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支撑企业四阶段燃油限值目标的实现。”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表示。


  与一汽发力新能源相仿的还有广汽。广汽乘用车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广汽传祺前期投入的新能源汽车有HEV(混合动力)传祺GA5和PHEV(充电式混合动力)传祺GA5, 6月份增程式电动传祺GA5相继获准进入“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采购目录”。今年下半年,将有800多辆增程式电动汽车传祺GA5投入市场。“产品的前期研发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推进产品后期的生产准备和新车型的试生产工作,以确保新产品顺利量产。”


  不仅传统车企跃跃欲试,一大批“门外汉”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虎视眈眈。


  “我们已经做好了上中下三套方案。”面对国家产业政策对整车制造领域设定的高门槛,7月23日,秉承“开源造车”理念的上海地平线汽车科技公司CEO祝军表示,国家已作出向“门外汉”发放一二张牌照的决定,地平线有信心获得造车资质,“即便今年不行(指获得资质),明年也有机会。退一万步,既然是‘开源造车’,和现有汽车企业合作OEM也是一条路径。”按照计划,包括地平线在内的其他新兴公司都把目光投向了电动车领域,并将先后投产B级电动车型。


  无论如何,公务车采购“新能源化”,不仅对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更因其示范作用,会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利好。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