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旅行车在欧洲一直是车市的宠儿。我们看到的每一款国内在售的欧系引进轿车,几乎都有对应的旅行款在欧洲热卖。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旅行车甚至在大众展台占到了四成面积。但旅行车在中国却屡屡受挫。从十几年前马6推出马6 Wagon石沉大海后,旅行车在国内基本上就处于上市即退市的“窘状”。
就产品本身而言,空间大,拉人多,离地间隙也比轿车高,也有其一定得通过性。明面上看这样的产品无任何弊端,相较SUV几乎是无差别。为何在中国的销量不尽人意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国人的购车习惯问题。国人最早接触的是轿车,而旅行车在中国的发展里程,最先进入我们大脑的是很早以前的上海大众桑塔纳,简称桑旅。当时大量作为警务用车,少量的民用也被车主当成了客货两用,前面拉人后面拉货。它的出现只能算把旅行车带到了中国,并没有把开车旅行的概念带到中国。还有就是国人潜意识中习惯了轿车的外观形象,由于年代的问题,大多数人对旅行车这一车型外观自然呈现出不认同的态度。
而SUV和MPV也是近几年才活跃起来的,二孩的相关政策等,逐渐多元化的汽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慢慢的轿车市场被分化了。此时的旅行车大多数还处于进口状态,合资的或国产的旅行车太少。并且能接受旅行车的消费者大多数生活在一二线城市,面对城市的拥堵与停车困难等问题也是旅行车的障碍。这么多的原因导致了旅行车没有火起来,或许还有更多。
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笔者发现了一个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品牌不约而同推出了旗下的新品旅行车。斯柯达推出了明锐旅行版、沃尔沃带来了旗舰旅行车V90 CC,就连宝骏在”神车”310基础上也打造了出全新车型310 wagon,也是目前为止最便宜的旅行车。无论售价的高低,车企们纷纷发力旅行车,同时我相信在这个时候发力旅行车市场,无疑看到了潜在的市场需求,而真正的导火索则是去年11月一汽-大众蔚领的到来,凭借12.59-16.29万的价格在终端累计销量已突破1.5万辆,占国内旅行车细分市场80%的份额。蔚领能取得这样的突破可以说其价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触发市场需求的那个点,并且这个点如蝴蝶效应一般产生了连带反应。
而笔者认为光有亲民的价格似乎还不够完全打开旅行车市场,面对逐渐年轻化的消费群体而言,要想成就一款跑量的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势必要有所突破,但也不可过为激进。这和中国市场的性格相关,在主流人群中,即便如今个性群体越来越大,标新立异者众多,但是大家的一般心态,仍然是我要有特点,但不要显得奇怪。
便宜的旅行车似乎会带动中国的旅行车市场,就如同当年的哈佛H6一样,一路高歌的走上了SUV销量的顶峰,至于旅行车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爆款车?预计在短时间内,旅行车还是属于小众车型范畴。但是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车企对低端市场进行的冲击,旅行车市场将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