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上海车市都有一些主旋律,新政策出台、新车上市和沪牌构成了三大基石,牢不可破。当然,今年稍稍有点不同,笔者就列举了2015年上海八大汽车关键词,和众位看客探讨一下。
沪牌
沪牌在今年依旧成为不少上海人的“痛”,在整个2015年,投标人数从98203人升至179133人;中标率从8.1%持续下降为4.3%;平均成交价起始于74216元,收官为84572元,最高价为84703元,这还是国拍设置警示价“压价”造成的效果。如果可以自由出价,笔者估计分分钟可以突破10万元大关。另外,国拍在这一年备受质疑,源于其设定的“拍卖必收100元手续费,不管是否拍中”游戏规则,引发众多拍牌者不满。
临牌
上海的临牌问题其实是沪牌问题的“衍生品”,很多人买车后连续数月拍不到沪牌,但上海临牌最多只能用三个月。很多车主通过淘宝、黄牛购买了外地临牌。但外地临牌有真有假,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纠纷。如假临牌出车祸,保险公司不赔;临牌车辆随意停放、超速、违规行车,道路监控对其毫无办法。不过,近期上海交警开始了集中整治,相信收获会不错。
七人座SUV
今年被炒的最凶的车型就是七人座SUV了,没错,说的就是广汽丰田汉兰达和长安福特锐界。从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开始,这两款产能不高的车型就面临着“一车难求”的窘境。原因无非是宣传语极其到位,什么“二胎家庭首选”,“4+2+1家庭必备”,着实说到一些消费者的心坎里。当然了,对于如此紧俏的车型,经销商的赚钱手段自然也不会少。
官降
今年4月,上汽大众突然实施官降,Polo、途安、途观、帕萨特、凌渡降价8000-10000元,朗逸最高降价5000元,从而引发了车企之间的连锁反应。几天后,长安福特发声了:旗下除新蒙迪欧、锐界外,翼虎、翼搏、福睿斯、福克斯、嘉年华等车型全免购置税。以购置税=发票价÷1.17(剔除增值税)×10%来算,翼虎就有了最高23500元的优惠。福克斯甚至还有5000-8000元的现金优惠。不久后,上汽通用也有了动作,最高降幅超过5万元,其中凯越、昂科拉全系降价1万元,SRX、CTS全系降价3万元,科帕奇全系降价3.99-5.39万元。
平行进口车
2月15日,上海自贸区进行平行进口车试点,这意味着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平行进口汽车成为国家允许的汽车购买渠道。所谓“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之授权,贸易商直接从原产地或海外市场购买汽车并进口到中国市场销售,这种渠道与国内授权经销渠道“平行”。如此可大幅降低进口高端汽车的价格,每年一百多万辆的进口车中,以这样的方式入境的占比将占近10%,但对这部分车厂家不提供质量担保,目前可以通过在保险公司购买产品质量保险来实现。
新能源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2015年,绿色也许很合适。12月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北京的雾霾让中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环保问题上。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全国累计销售17.11万辆,同比增长2.9倍。据说,这些新能源汽车差不多一半都销往上海。绿色军团迅速占据市场份额,数据的背后离不开上海政府的支持,当12月政府宣告新能源免费牌照额度用尽后,上海新能源车的销量骤减70%,而2016年的相关政策尚未出台。2016年新能源的车市场表现会如何,让我们静观其变。
购置税减半
9月29日,国务院发布通知: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期间,对购买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者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时间以乘用车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国产车型)或《海关关税专用缴费书》(进口车型)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为准。政策出台后,虽然成交量的提升还未显现,但却影响着消费者的购车意向。有经销商表示:“以迈锐宝为例,之前2.0L的车型受关注度高,现在更多消费者将目光锁定在了1.6T车型上”。
路怒
3月,“年仅32岁的闵行交警因阻止交通违法行为被拒,遭到涉事宝马车拖行近10米,最终不治身亡”,这则新闻顿时引起了大家对“路怒症”的关注。路怒症,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环顾我们周边,其实类似的交通违法行为还有很多,有时正是这些让许多驾驶员不以为然的交通违法行为引起事故。愿这场悲剧能警醒所有的驾驶员:行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