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战争 2015上半年车企销量报告
2015-7-14 14:19    来源:东方网汽车频道 作者:张磊 陈翔

  来自乘联会数据显示,1-6月,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9,549,198辆,同比仅增长7.2%。5、6月份尽管有五一、端午两个小长假,但车市低迷的状况并未得到扭转。由此看来,2015年对车企而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4年被称为汽车行业的转型之年,经历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厂家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谁又能想到车市疲软期会悄然而至。车企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去年"战绩"出色的大众、通用和福特都遭遇到市场"严冬"的考验。


  可能是第一季度的销量数据"惨不忍睹",需要振奋一下。4月,上海大众首先祭出"官降"大招,以往加价提车的途观,竟可享万元优惠,旗下POLO家族车型降幅最高也达1万元。长安福特紧随其后,宣布旗下大部分车型现金优惠和车辆购置税持平。再之后,上海通用于5月宣布下调11款车型的市场零售价,最大降幅直达5万,尤其是凯迪拉克品牌降幅最为明显。由此开启"官降"模式,其它车企纷纷跟进,车市由"蓝海"转为"红海",价格战的大幕徐徐拉开。


WDCM上传图片

  这是"销量大户"车企的无奈之举,2014全年,这些车企销量还是保持在一个不错的上行通道,车企保持着原有的产能输出,当遭遇到2015年销量滞歇,经销商"压库存"成为了常态。一旦产品流通造成了影响,如同釜底抽薪,对资金链的正常运作形成"破坏",直接会作用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多个方面。之前说经销商"绑架"厂家也是出于库存压力过大,产能过剩才是主因。


WDCM上传图片

  同时,国家鼓励新能源车发展,众多车企将不少精力集中在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对新车和换代车的投入势必受到影响。再来,从去年7月起,国家出台众多利好,将很多企业进行合并整合,推出"一带一路"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思路,股指一路走高,很多股民将购车款投入股市,当现在很多新老股民被"套"之后,又取消了购车计划或是购车订单,股市的一涨一跌也牵动着车市的喜怒哀乐。再加上去年杭州、深圳突然宣布限购引发恐慌性购车行为,也透支了今年的一部分购车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日系品牌基本上全线"涨停",本田、日产、马自达都开始发力,一些中国品牌的增幅也令人惊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消费者热衷于购买新车型以及性价比较高的车型,购车方针趋于理性,不再人云亦云。


  从集团层面上看,上半年销量排名前10位的汽车企业集团分别是: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吉利;销量分别为:284万辆、184万辆、147万辆、137万辆、119万辆、57万辆、42万辆、40万辆、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0.08%、-4.19%、10.78%、-10.28%、0.44%、12.82%、19.56%、1.91%、16.02%和34.68%。其中,上汽、东风的排名没有变化,上汽以284万辆的业绩遥遥领先,东风销售184万辆,位居第二。变化的是第三名的争夺,长安销售147万辆,领先一汽10万辆,位列第三,一汽销售137万辆排名降至第四。上半年,长安和一汽企业销量增速分别为10.78%和-10.28%,两家企业的表现已是天壤之别,一汽的营销手段被人诟病是最大的主因。


  部分车企2015年上半年销售数据表:

WDCM上传图片

  从单纯的销量数据来看,上海大众汽车半程销量较排名第二的一汽大众超出13万多辆,进一步拉开了与第一阵营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而去年同期,同为前两名的双方差距仅为3.4万辆。另外,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上海大众汽车也保持领先,1-5月上海大众汽车市场占有率为9.62%,一汽大众8.29%。


优秀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