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戳了解:一汽大众销量缘何狂跌背后
2015-6-2 17:22    来源:东方网汽车频道 作者:张磊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一汽大众在今年4月份的总销量为90126辆,而去年同期为117931辆,同比下降了23.6%;1-4月的累计销量为408468辆,去年同期为436232辆,同比下降了6.4%,整体下滑的趋势非常明显。

WDCM上传图片

  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一汽大众VW品牌除了高尔夫销量有些微增长之外,全线产品都呈现"股灾"的态势。CC跌幅超过一半,高尔夫GTI今年销量为0,但这些毕竟是小众车型,并不能太说明问题。但是,主力车型宝来、速腾、迈腾和捷达的销量都大幅下跌就很严重了,其跌幅分别为37.49%、13.85%、34.44%和12.35%。唯有高尔夫成为了唯一一张遮羞布。我们不禁要问,一汽大众,曾经中国汽车界的龙头企业究竟是怎么了?究其原因,不外乎车型种类存在短板、危机公关极其差劲、高层人员严重腐败这三大弊端。

 

  车型种类存在短板

WDCM上传图片

  曾经,国内汽车产业最红火的时候,最吃香的都是三厢车。那时候,还没有福克斯、朗逸、科鲁兹等车型,一汽大众凭借捷达、宝来、速腾迅速占据了A级车大部分市场份额,迈腾又能和帕萨特、君越PK一下,抢占一些B级车市场份额。直到高尔夫6出现,迅速点亮了"神车"的名头,再加上大批网络"水军"的造势,把1.4TSI发动机+DSG变速器吹的天花乱坠,搞得这套配置可以包行天下,"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一般,世间除了大众之外再无好车。

  但是,时代在变化,尤其是国内,变化尤其快。这两年,SUV特别走俏,不管是大号的(如汉兰达、锐界),中号的(如途观、CRV),还是小号的(如昂科拉、缤智),都卖的挺火。但是一汽大众仍然死守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三年前有什么车型,三年后还是什么车型,无非是拉拉皮、加点料、搞些所谓的特别版而已。想拿这些旧瓶忽悠已经被养叼嘴的消费者,难啊!再加上一汽大众为了节约成本,不断减配,寒了大家的心。

 

  危机公关极其差劲

WDCM上传图片

  从"锦湖门"开始,到"DSG门",再到"断轴门",一汽大众的反应极其迟钝。"锦湖门"推卸责任,说与自己无关,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采购锦湖轮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DSG门"爆发时,能拖就拖,直到3.15晚会介入才给出回应,说穿了,还是成本闹的;"断轴门"一度闹得轰轰烈烈,消费者们游行、抗议、拉横幅、大闹车展现场才换来一汽大众加装金属衬板的举措,既不治标也不治本。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闹腾,消费者也担心自己买到一辆"药车",转投他人怀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加上福特、通用等车企也适时推出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配置的车型,如新福克斯、新科鲁兹等,人家的口碑还不错,分流也就势在必行了。

 

  高层人员严重腐败

WDCM上传图片

  自2014年起,中央第十三巡视组进驻一汽集团,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被调查,再到今年的3月15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一汽大众董事长徐建一的"落马",整个高层领导在经历了"反腐"风暴后,进行了大调整。

  这类政治事件,的的确确不关消费者的事,又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巴不得这类贪官都被枪毙半小时。但是,这也从侧面上反映了一汽大众在经营、管理上的混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树倒猢狲散,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类"阵痛"势必会引起长时间的不协调,对于营销策略、新产品研发等经营活动肯定会造成影响,从而对销量造成冲击。

  笔者现在就在等着看,一汽大众会不会调整全年185万辆销售指标,会不会拼命向经销商压库存来取得纸面上的销量提升,四月推出的促销活动会不会有实质上的效果……额,貌似有点幸灾乐祸的说,哈哈!

优秀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