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讽语】车企与经销商的博弈 谁会输谁会赢?
2015-5-25 16:16    来源:东方网汽车频道 作者:张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的国内汽车销量比3月下降了11%。因此,中期协调低了年初预设的全年汽车增长7%的目标,这一举动在以往从未出现过。汽车业经营环境的恶化正使一部分曾经很有实力的经销商集团陷入困境。近期,由于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全国知名汽车经销商,曾于2010年底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联拓集团正在遭遇经营困难。该集团旗下所有品牌4S店均处于半停业状态。其中,一汽马自达4S店的展车钥匙已被银行收走,奥迪4S店的展车甚至贴上了法院的封条。此外,拥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陷入更严重的困境中,其老板甚至已经跑路了。

WDCM上传图片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汽车经销商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为了正常经营,大量的资金需要通过银行融资。一旦库存量大了,就意味着融资成本加大。对于经销商来说,库存就是'万恶之源'。而很多经销商出现了跑路的现象,就是由于库存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WDCM上传图片

  是不是销量好的汽车品牌就能避免呢?根据汽车流通协会有关专家的说法,一汽丰田的523家经销商中,95%都在赔钱,10%的经销商随时准备撤出。而豪华车宝马的境遇也一样,成都的宝马经销商已经打出了"最低六折"的广告。2014年,宝马在中国内地市场销量超45.5万,增长16.7%,其经销商都会出现如此窘境,那么,一些小众的豪华车品牌又会如何呢?
 
  据某Jeep经销商透露,厂家对他们实行的是"捆绑式销售法",将难卖的车型如自由光、自由侠硬性与相对好卖的车型如指南者、牧马人捆绑在一起,"逼迫"经销商进货,从而达到促进"所谓的"销量的目的。对此,经销商苦不堪言,想要继续"玩"下去就必须遵守此类"潜规则";但自身资金又都被此类不好卖的车型压着,只能大幅让利。据了解,经销商每卖出一辆自由光,就会亏本5-8万元,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诸多资金实力不够的经销商就会被"踢出局"。

WDCM上传图片

  相似的情况在捷豹路虎经销商处也有出现。据某媒体披露,捷豹路虎主要经销商--中汽南方等6大经销商集团正在酝酿抱团,可能以停止进货的方式向捷豹路虎寻求补贴和改变。有数据显示,捷豹路虎今年4月销售了8289辆汽车,较之去年4月的10478辆,同比下滑20.9%;今年1至4月份,累计销量达到31815辆,去年同期为40045辆,同比下跌20.6%。销量急剧下滑,厂家又压指标。于是,大幅让利出现了,笔者从上海某捷豹路虎经销商处得到消息,路虎极光普遍让利11-12万元,捷豹XJL更是让利30-37万元,这只是对外报价,进店还能详谈。此种架势,明摆着亏本卖车,回笼资金。
 
  每个弹簧都是有拉伸限度的,一旦达到极限,便会崩盘。对于捷豹路虎经销商抱团"逼宫"厂家,笔者怀有一种纠结的心态,一方面,这可能会促使厂家调整对经销商的策略;另一方面,一旦以后成为常态,经销商慢慢做大的话,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优秀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