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大众官方推出"非你不价,钜惠风暴"活动,下调旗下部分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或给出一定优惠,随之而来一场价格"口水"战。长安福特应势而动,除新蒙迪欧和锐界外的全系车型全额赠送购置税。并在活动文案写到"不做大众情人""别听大众口号"、"勿信大众思维",潜台词其实就是别被大众忽悠。接着,北京现代跟进"善贷自己,从现'贷'到未来",一汽大众则称"质惠双重礼,到店更惊喜"。你一定觉得奇怪,以上海大众的"江湖地位",很少见到率先拿出降价这个杀手锏,而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的跟进,又将厂家从玩"爬山丘"的文字游戏推向真金白银的价格战,其原因何在?
从一季度的整体数据看,上海大众销量同比仅增长3.2%,远低于今年全年10%的同比增长目标。两个品牌中,销量占比达84%的大众品牌一季度增长率仅为1%,3月份单月销量甚至同比下跌1.95%,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上海大众的VW品牌选择在4月发动一场终端促销大战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3月当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67.5%,比2月上升了16.6个百分点。该指数处于警戒线以上,并创2014年统计以来的新高。有鉴于此,位居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列的四大厂家开打价格战,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减轻经销商库存压力。
1-3月,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市占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虽说南北大众依然均实现了增长,但两家的增长率(分别为2.2%和1.2%)却远低于乘用车9%的整体增速。这对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有志于全球第一的大众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更让大众焦虑的是美系的长安福特、法系的神龙等竞争对手快速成长;自主品牌去年下半年以来不但在销量上奋起直追,而且在紧凑型SUV以及B级车市场的上冲成效显著;此外,别忘了以丰田为代表的功力深厚的日系通过产品的外观、动力更加犀利等措施,已经出现复苏迹象。南北大众迅速掀起价格战,保持中国市场领导者地位的"野心"昭然。
可以预见的是,除了这四家之外,很快将会有其它合资企业跟进。是一季度下滑的上汽通用?还是努力复苏的日系某一家或几家?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合资企业站着就把钱挣了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事情的另一面是,自主品牌必将出现进一步的分化,即部分自主品牌将成为合资企业强劲的直接竞争对手,不断逼迫合资企业把在华过高的售价拉低到全球平均水平;而另外一些自主品牌,还没来得及实现转型升级,就要被合资裹挟而下的市场竞争洪流加速淘汰,也就是说合资企业"神仙打架",到头受伤最重的很可能是一些憋屈的自主品牌。
作为一个消费者,笔者很乐见越来越多汽车厂家"河蚌相争",我们可以有便宜可捡。而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观察者,笔者相信,此番大众这个"最强势"合资品牌掀起的降价潮,体现出来的趋势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低增速下的中国车市,价格战仅仅是市场洗牌的一个开始,潮退之后,我们必定会看到很多来不及遮羞的走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