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买车正成为国人在买房之后的第二件大事。尤其对于未婚男青年,有房有车可以帮助在面对心仪对象或丈母娘“房子有吗”、“车子有吗”的轮番轰炸下坚挺不倒,顺利娶到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然而,动辄数十万的购车款毕竟不是小数目,谁也不想当冤大头。因此,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问“15万左右买什么车好”“30万以内买什么车最值”等等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希望找到一辆性价比最高,买了不后悔的车型。
有性价比最高的汽车?
要知道答案,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性价比。所谓性价比,即性能/价格的比值,数值越大,性价比自然就越高。但由于性价比只是一个比值,无法形成一个广泛运用的固定值,所以实际运用中,通常是在产品性能相同前提下,寻找价格最优者;或价格相同下,寻找性能最优者。
不过在汽车上,通常无法直接引用公式。虽然价格可以清晰的确定,但汽车的性能包含了众多指标,如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等。既不能只取其一,也不能简单的综合相加后除以价格。
随手百度一下“汽车性价比”,就可得到约11,100,000个相关结果。显示的内容也颇为诱人,各种高性价比车型推荐云云。然而,这些文章推荐的车型却五花八门,还基本不带重样,消费者在阅读后不但没理清思路,反而容易误入歧途。
假设在市场上有两款同级别同价位车型A和B,均以高性价比著称。车型A的优势在于动力和操控,短板则是空间较小;而车型B在空间和舒适性上领先同级,在动力性上稍逊一筹。倘若一位用车需求是频繁使用后排座位,开车作风是四平八稳的消费者,购买了高性价比的车型A后,想必其用车感受只能“呵呵”了,车型B显然更适合该消费者。因此,通过笼统的性价比评判车型高低,是不准确无意义的。
汽车性价比应该怎么看?
由于车型种类繁多,所以即使是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也会有不同的产品特点,消费者在购车前应当先进行自身需求的确定,最后再来谈性价比。
第一步,确定购车预算。只有相同价位的车型才有性价比存在的意义。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放宽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比如上下价差10%左右,20万的汽车可以和18~22万的汽车进行对比,具体也可以按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第二步,确定购车需求。首先是什么车型,传统轿车还是SUV或是MPV?其次,确定是注重品牌还是配置,倾向舒适性还是操控性等等各方面因素,最后将这些因素按重视程度依次排序。比如最重视操控性,其次是安全性,再是配置等等。
第三步,挑选符合需求的车型。从符合需求的基础上挑选出候选车型列表,最终再按照购车需求逐项评定哪一款车最符合自己的需求,那就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基于理性购车的方式方法。有钱任性的土豪、没有购车预算上限或是买车靠信仰的请直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