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有关新能源车免费赠送牌照的政策正悄然发生改变。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出台的规定,从2015年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必须出具已安装充电桩的证明。只有凭这份证明,才能申领免费的新能源车专用沪牌。
据上海市经信委新能源汽车推广办相关人士称,本次新能源车免费牌照政策门槛的提高,是为了堵住原有政策的漏洞,防止有车主购买新能源车目的在于免费牌照,而非节能环保,即杜绝车主将插电式新能源汽车买回家当做传统燃油汽车使用。
不过,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并站不住脚。首先必须承认,确实会有小部分车主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对插电式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使用。但无法忽视的一点是,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在仅使用燃油行驶的状态下,百公里综合油耗水平也比传统燃油汽车要出色许多。因此并不存在违背节能环保的情况。
此次新政策推出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想抑制比亚迪秦在上海高速增长的销量。众所周知,上海是全国唯一一座为插电式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和免费牌照的城市,因为上海本地有着这样一款插电式新能源汽车--荣威550 plug-in。本寄希望于丰厚的补贴和免费牌照政策能够促进车型的销量和知名度,开拓市场。无奈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比亚迪秦。
比亚迪秦不但在性能参数上强于荣威550 plug-in(秦搭载1.5T发动机匹配6速双离合,电动续航里程70公里;550plug-in则为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2速变速器,电动续航里程58公里),在享受补贴优惠后的售价更是便宜近5万元。更要命的,则是荣威550 plug-in在产能上远低于比亚迪秦。即使消费者真的更青睐于荣威550 plug-in,也会受制于其每月不到500辆的产能提不到车。
据销量数据显示,2014年比亚迪秦共销售14747辆,其中七成销往上海。本意是为了提升本地车企新能源汽车竞争力的政策,结果被一辆外来的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占尽便宜抢尽风头,这种"买了鞭炮被别人放"的现状是孰不可忍的。因此,上海出台了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新能源牌照政策调整。
显然,这一新政策对所有新能源车型都存在着打压。一系列证明材料,繁琐的流程加上多出近万元的安装充电桩费用,都会抑制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欲望。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比亚迪秦。相比其他新能源车型每月最多仅三四百台的销量,秦的销量已接近每月2000台。在新政策的打压下,销量也会影响更多。而对于荣威550 plug-in来说,本就受限于产能不足,即使政策略有打压,影响也不会很大。
本次上海新能源免费牌照门槛提高,其实依然是以地方保护性质为首要目的的法规。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己吃不下的蛋糕也绝不便宜了外来客的作风,难道就符合国家推行的新能源推广方针了?不光明正大在产品层面展开竞争,只寄希望在政策呵护下成长的车型能有多大前景?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