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战略 怎么玩才够味
2015-2-6 10:32    来源:东方网汽车频道 作者:张磊
  时尚界是多品牌战术玩得最好的战场,他们定位很清晰,一线品牌负责让明星走红地毯,副牌则属于日常生活。比如miumiu,注重优雅精致且不乏趣味,将女性气质发挥到极致。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只是PRADA的副牌?


  又比如DKNY是DonnaKaran的副牌,D&G是Dolce&Gabbana的副牌,SeeByChloe是Chloe的副牌。至于GiorgioArmani,它的副牌就更多了,EmporioArmani、ArmaniJeans、ArmaniExchang都是。尽可能地占领市场,就是其最主要的目的。




  而在汽车界,随着资本的运作,大鱼吃小鱼这一模式被不断上演。宾利、保时捷、布加迪、兰博基尼、奥迪隶属于大众集团;法拉利、玛莎拉蒂隶属于菲亚特集团;劳斯莱斯隶属于宝马集团;迈巴赫隶属于奔驰集团。前些年的福特也很牛逼,沃尔沃、路虎、捷豹、林肯都是它旗下子公司,经过壮士割腕的壮举之后,悍然焕发了第二春。定位,定位很重要。




  看看他们在国内的车企,多品牌战略实施得如火如荼,如上海大众和斯柯达,一汽大众和奥迪,别克和雪佛兰、凯迪拉克,福特和马自达。其中,奥迪和凯迪拉克主打豪华端,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奔驰和宝马,这点先略过不说,反正国内也就ABBC能唱主流。至于其他的品牌,就有点好玩了。帕萨特和速派(以前叫昊锐),朗逸和明锐,Polo和晶锐,桑塔纳和昕锐,途观和Yeti,动力系统差不多,配置差不多,技术差不多,甚至连生产线上的工人都有可能是同一个班、同一个组,同一个人。按道理来说,斯柯达应该比大众卖得好,毕竟实惠嘛,但是,从2014年销量来看,斯柯达卖了28.2万辆,大众卖了144.2万辆,还不到1/5。究其原因,差价不够醒目,这已经不是一线和副牌的区别了,而是双品牌并行,试图造成"四手打死双拳"的效果,但效果极其不明显。


  再看看别克和雪佛兰,车型的定位和大众系其实差不多,君越、君威和迈锐宝,英朗和科鲁兹,昂克拉和创酷,昂科威和科帕奇,雪佛兰的售价都生生比别克下拉了一大截。高逼格选择别克,屌丝选择雪佛兰,很和谐。2014年销量也很能说明问题,别克卖了91.9万辆,雪佛兰卖了76.7万辆,差距真心不大。


  笔者认为,既然玩了多品牌战略了,那就一定要分个高下,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看到,买了副牌能实惠多少,买了一线品牌又能有多大面子。中国车市不是《大唐双龙传》这种双主角模式能玩得转的,还是让田伯光和令狐冲一起出来才够味。
优秀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