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与抄袭 不能造就自主品牌
2014-11-26 17:04    来源:东方网汽车频道 作者:陈波

  广州车展一向堪称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年终总结会”,在本届车展上,各大车企全力以赴参展,参展车型达到1095辆,数量为历届之最,其中56辆为首发车,比去年增加近一倍。自主品牌汽车厂商更是携旗下的众多新车型纷纷亮相,56辆首发车中就有40多款是出自自主品牌,各大厂商不遗余力的优化自家的产品,让它们变得更均衡可以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自主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很多参展车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其中也有一些是赤裸裸抄袭国外大厂的山寨货,亲自参加本次车展的小编深有体会,下面先跟随我看看下面这几款车。

  在某展馆发现了一辆路虎揽胜极光,不对啊,怎么车尾英文是GAC GONOW?前后保险杠、侧尾窗以及尾灯等细节处有小的改动外,各方面和路虎极光非常相似。原来这是广汽吉奥GX6。


    那这辆是极光了吧?哦,也不是,因为我没有在车头上看到的是land rover,而是land wind。再看看侧面,腰线、轮拱也惊人的相似啊,要不是先看到车头,我哪里会以为这不是路虎极光呢,车尾上标的是“陆风X7”,难怪啊,这辆“路虎”的价格会这么便宜。


    终于找到路虎展台了,再看看正宗的路虎揽胜极光,三款车简直就是三兄弟嘛。

  也许这些厂家会宣称这只是借鉴或模仿,绝对不是抄袭。不过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不叫抄袭那世间就没抄袭这种行为了。虽然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都高调的通过媒体宣称自己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过不少涉及境内外的知识产权纠纷和高度相似的产品外观,让人多多少少对一些所谓的“自主创新”产品产生质疑。

  在自主品牌成长之初,技术积累、资金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借鉴或模仿成功产品对于企业的初步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但抄袭说到底都只是企业一时的权宜之计,自主车企不能为了抄袭而抄袭。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站稳脚跟,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只借鉴外表、一味模仿、依样画葫芦,显然很难学到汽车研发及材料、动力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也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止步不前所带来的恶果早晚要自己承受,消费者也将弃而远之。研发不刻苦,恐怕以后只能去卖红薯。

  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苛责这些厂家,在这个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任何生产或者研发都不会从零做起,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就好象牛顿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行。就像近代的中国,咱们没有赶上工业革命,一切现代工业技术都是别人发明的,中国这个“后进生”也只有去学习和模仿才能赶上人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汽车制造也是如此,并且难度更大,原创更难。日本和韩国的车企过去也走过一条跟今天我们自主品牌相似的道路,也曾经被那些西方大厂指责抄袭,但他们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化蛹为蝶,终成正果,现在还有谁敢对他们说三道四?希望我们国内汽车企业在经过了模仿、借鉴之后,在关键技术上也肯下苦功夫钻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门秘诀”,像日韩那样开拓出一条正确的“自主品牌”之路,最终孕育出一个象丰田、现代那样的世界级品牌。

优秀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