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时间:2017年4月20日
专访地点:17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受访人:康得集团、康得新集团董事长钟玉
康得复材展台
康得集团、康得新集团董事长钟玉(中间)与本站记者(右)
碳纤维的“历史沿革”及碳纤维车体4.0智能制造的理解
钟玉:我们对于4.0是有两个定义的:第一个定义,碳纤维最早实际上是从1888年爱迪生在研究灯泡的时候发明。然后在1958年日本开始走向碳纤维产业化,1960年美国应用碳纤维在军用武器上,我们把这个叫1.0时代,到70年代日本的碳纤维T300走向成熟,这个时候开始运用到了休闲领域、高尔夫球杆上等等,以手工操作和长周期固化时间为特点,这阶段我们定义为2.0的时代。到了80年代大规模开始应用在军用和民用航空,以自动化铺层和长周期固化为特点,开启了3.0时代。2009年宝马i3率先把碳纤维工艺走向了工业化,宝马运用一套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做到了零件生产节拍4分钟,开启了4.0的时代。所以应该说宝马i3、i8是开启了碳纤维汽车轻量化的先河。
而“4.0”的第二个定义,实际上是中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工厂,这个工厂是完全智能化的。零部件的节拍已经达到了2分钟,实际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生态平台总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在德国建立了研发中心,是德国空客和宝马的工艺技术支持方,给宝马设计过碳纤维零部件的合资公司是我们的控股公司。我们整个做成了一个完全4.0版的一个汽车轻量化的生态平台。
新材料在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力点
钟玉:汽车的发展来看,受到了全球气候大会的影响。所以作为节能减排来讲,中国政府已经在2009年哥本哈根的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汽车百公里油耗将会低于5升,每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超过120克。”中国已经做出这样节能减排的承诺要求,就要求了汽车发展走向,除了节能减排以外,就是清洁能源、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汽车的节能减排能耗降低,以及新能源电动车又有一个关于续航里程的问题,所以这一切很重要的一个发展点,从未来不管是汽车还是新能源电动车,未来大概都有几个趋势。可能包括,比如:智能化、互联网的信息化。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几乎是它致命的点——轻量化,而轻量化现在已经成为汽车未来发展的最首要的,关乎其生存的一个要求。公信部已经提出目标,到2020年汽车要减重10%,2025年要减20%,2030年要减30%。这一切的目标为什么?就是为了来节能减排。因为大家知道,如果每降低10%的重量,百公里的油耗将会减少6%-8%。每公里的排放将会减少5%-6%。而作为发动机再去提高它的性能从技术上已经受到限制了,所以轻量化将是一个关键。所以我们在四年前就推出了“碳纤维轻量化”,打造生态平台。目前我们跟全国30多个厂建立合作关系,30多个厂我们都在给它们进行设计、研发。北汽三天前的合同可以说拉开了中国汽车轻量化碳纤维的帷幕,后面这30多个厂陆续都会有订单下线;因为通过我们设计、打样、验证完成后都会走向量产。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康得复材将会引领中国汽车轻量化的未来。
本站记者:我们离碳纤维车体的普及还需要多少时间?
钟玉: 我觉得中国碳纤维走向轻量化的时代已经开启了,这种开启我觉得是有多方面因素的。一方面因素,是大气减排,要求汽车节能减排,这是一个重要的、最根本的要素。另一方面,由于康得复材近四年来,我们在整个产业化的平台,设计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方面达到了客户的认可。否则咱们国内生产不了,碳纤维完全进口,那你根本不可能实现产业化。碳纤维要真正走向普及很重要的一个是“降低成本”,所以我们在碳纤维发展当中有四个“化”: 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和低成本化。 我们认为将来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应该可以跟铝的相当,那么那时候碳纤维将会走向全面普及。
康得集团在全球化布局正在创造一个新时代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范”
钟玉: 1.大家在全球化可能看到的主要是市场,主要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贸易、市场、贸易逆差和顺差。康得集团、康得新产品也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我们也有一些关键材料进口。这个是在经营层面。
2.我们在全球化进行技术布局,我们在全球布局了8个国家9个研发中心。包括:美国、欧洲等等。
3.我们跟全球22个院校和研发中心进行战略合作。
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等,我们进行前沿性的开发和研究。我们也引进了全球化的人才,我们康得新研发团队现在500人,加上康得复材,现在整个研发团队我估计在不到两千人,有四五百人的外籍员工。我们在产业上也在进行全球化布局,所以在全球化来讲,我们把它总结起来,包括: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建设、全球化的技术合作伙伴的整合、全球化的人才整合。所以陈清泰特别说:“你们打造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典范。”
我觉得只有站在全球技术的制高点上,能够不断的去前瞻性的布局,能够去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中国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也才能使中国真正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强国意味着什么?你有创新能力,而且你得有领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