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首破1,000万辆
2017-3-14 14:58    来源:东方网汽车频道综合
  回顾过去的2016年,在中国车市产销双超2800万辆的同时,召回量也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如此体量的召回规模和增长速度,不禁让人发问召回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车企掩盖实质问题的遮羞布?还是企业良心与责任的提升?
 
  被动召回仍占七成
 
  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至今已12年。截至2016年12月25日,累计实施缺陷汽车召回1295次,涉及车辆3,668万辆。从2013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汽车召回数量明显增加,2013、2014、2015年连续3年突破500万辆,2016年首次突破1,000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至目前,全国各个汽车生产企业为消除车辆缺陷投入召回活动的直接经济成本超过210亿元,为广大消费者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相当于为消费者挽回了超过210亿元的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召回中,是主动召回还是被动召回最考验车企的良心。国家质检总局日前也指出,2016年我国汽车召回活动所涉及的1132.56万辆汽车中,75.21%是在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实施的,在召回总量中仍有两成“召而不回”。业内专家认为,汽车召回日益常态化,但上述“两题”仍未解,是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思考和完善的地方。相比汽车召回体系的日益完善,75%的被动召回、80%的召回完成率,让汽车召回数据看上去不那么敞亮。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召回已经成为常态,常常一年中召回车辆的总数要高于全年汽车总产量,而中国在已成为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之后,下一步的目标就应该是完善召回制度。
 
  自主品牌态度转变
 
  相比整体75%被动召回的占比,自主品牌对于召回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已经由过去的“负面”担心转变为企业责任,从而对产品召回积极面对。
 
  2016年,自主品牌车企发起的召回共计15起,涉及召回车辆12万余辆。其中,吉利汽车因“碰撞传感器故障导致气囊警告灯点亮、自爆或不起爆”原因召回旗下GX7、GX9、GC7车型共计56121辆,整体召回数量较2015年激增;总体来看,自主品牌在销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质量问题越发重视,正在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在今年1至2月份,自主品牌共有4家发起了召回,分别为红旗(154辆)、一汽奔腾(3067辆)、比亚迪(4346辆)和长安汽车(185299辆)。而在去年1-2月份仅有两家国产品牌进行了召回,分别为吉利1593辆和长城8291辆。在业内人士看来,抛开召回原因不谈,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勇于召回就已经是一种进步。
 
  从另一方面看,召回制度的逐渐完善也从侧面推动着自主品牌的自我提升。质检总局产品缺陷管理中心专家组成员朱西产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由于考虑到产品可能会召回的因素,成本会有所增加,但这却倒逼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放弃以前的价格战策略,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发挥规模优势,提升产品性价比。
 
  召回原因不拘一格
 
  从2016年召回案例看,目前车企针对产品的召回已经不局限于产品设计、质量缺陷,召回原因越来越具体,这也体现了车企对消费者安全的重视。从召回涉及的缺陷问题来看,召回数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气囊和安全带问题召回64次,涉及数量最多,为643.02万辆;其次是发动机问题召回28次,涉及数量241.98万辆;再次是车身问题召回29次,涉及数量85.29万辆,位居第三位。
 
  从今年前两个月召回的内容来看,召回均集中于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安全带发动机、悬挂、传动系等,不过今年企业召回显然更加积极。比如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KX5汽车以及北京现代途胜,原因皆在于后牵引臂有可能产生弯曲,长时间持续使用后可能出现断裂,存在安全隐患。但两者投诉量总共不超过5例,两家公司为此进行了超过10万辆的召回。而沃尔沃则是受到安全气囊的影响,其表示可能导致车辆发生碰撞时一个或多个安全气囊无法正常展开。但也有一些车型召回仅是做做样子,比如林肯的召回源于安全带无法充分约束住乘员,但其之前投诉较多的发动机异响、转向柱电子模块等问题没有处理。
 
  已经连续8年登顶全球汽车销量榜首的中国车市,面对“召回”这个中性词的态度,也日趋成熟理性。召回之下,无合资与自主的区别,没有事大事小之分,只有主动与被动的一字之差,这就似一架天平,倒退还是进步立竿见影。
优秀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