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上海国拍公布了9月份本市私人、私企客车额度投标拍卖公告,额度投放量依然为9000张,将于9月14日10:30举行。根据相关政策,本次拍卖首次出价阶段(10:30-11:00)仍采取设置警示价措施,警示价为72600元。由于前不久相关警示价设置政策已经明朗,不少“黄牛”认为本月竞拍价可能成为阶段性低谷,预计竞标人数陡增。
从8月起,本市机动车额度拍卖程序按相关方案实施若干完善措施。一方面,额度拍卖程序优化。拍卖时间缩短至1小时(10:30-11:30),前半个小时为首次出价阶段,后半小时为价格修改阶段。另一方面,建立“警示价”启动机制,明确“警示价”的启动条件。“警示价”即为首次出价阶段的上限,高于该价格,系统不予接受;第二阶段价格修改仍按现行方法进行。
10月起,实施有条件启动“警示价”措施。原则上,额度拍卖成交均价单月增幅达到3%(含)以上,则次月启动首次出价阶段设置“警示价”措施。如单月增幅达到6%(含)以上时,从次月起连续两个月实施首次出价阶段设置“警示价”措施,且两次“警示价”价格相同。“警示价”价格设定标准为剔除价格波动异常月份(涨幅超3%月份)后,取最近3个月拍卖成交均价的加权平均值。
由于近期的警示价启动措施已经明朗,本月的72600元警示价被不少“黄牛”认为是近阶段的最低价。“73500-74000元,这个价格差不多,应该不会很离谱,就是你拍不到。”一些代拍公司给出了这样价格区间。
近期数据显示,8月份私车额度拍卖中标价比7月低,但参与投标人数比7月增加了839人。也就是说,随着政策的明朗,越来越多的竞拍者知道,自己出手的这个月价格是可控的,而且相对低位,因此吸引了更多的竞拍者竞标。“我们一共300台电脑,你要拍就要抓紧了,下周一可能名额就满了。”部分代拍公司催促有意竞拍者。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有条件启动“警示价”的新政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平抑车牌价格,即使下月出现反弹,也会立即得到控制,竞拍者应更理性地判断形势,适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