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工业起步于汽车零配件制造。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外国汽车的进入,汽车修配业在上海应运而生。 一、汽车成为上海现代交通工具 1、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本茨三轮汽车。 2、1901年,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奥尔治摩别尔牌汽车,成为中国最早使用汽车的城市(图一)。 3、二十世纪中期,上海现代交通的主要运载工具: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双层巴士(图二)。

(图一)

(图二)
二、上海成为“万国汽车博览”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商在上海经销汽车。至四十年代,上海的机动车已有3万辆,上海被称为“万国汽车博览”。 1、二十世纪30年代行驶在上海法租界的车辆(图三)。 2、二十世纪30年代停靠在上海外滩街头的车辆(图四)。
(图三)

(图四)
三、上海汽车修配业的产生 上海汽车修配业最早起始于外商车行。 1928年福特汽车公司在上海开办的修理学校。 随着国外汽车的进入,上海汽车修配业逐步发展起来。(图五)为最早建立的宝昌汽车材料厂(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前身)旧址。 至1949年,上海经营汽车修理的商行近200家,从业人员1200人。(图六)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远东著名的汽车公司——利威汽车公司。

(图五)

(图六)
四、整车组装 1937年初,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成立,组装成第一辆本茨式中国号2.5吨柴油汽车。(图七)

(图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