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一汽大众新速腾的上市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但该车目前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消费者关注度和媒体曝光度。首先,它作为现款速腾的换代车型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其次,该车相比现款速腾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适应性的变化,这也正是国内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一点。

[速腾13.28-18.48万]
Round 1:外观+内饰
这里所谓的外观及内饰对比并不涉及简单的造型设计上的差异,而都是针对一些能够影响到日常用车的方方面面。对于大众粉丝而言,德国车精细的造车理念正是他们所追求的,这在现款速腾上的一个细节之处有所体现。两车的灯罩内虽然都没有出现透镜以及氙气大灯,但是现款速腾做工精细的“VW”标志却依然吸引人,相比之下新速腾的蜂窝状造型就显得缺乏品质感了。

打开车门之前,我们只发现这么一处关乎用车体验的变化,其余则完全是视觉感官上的差异了。下面我们进入车内,看看在这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经过一阵犹如疾风骤雨般的按压之后,新速腾的中控台用料得到了我们的认可,与现款速腾保持一致软硬适中。



虽然在中控台的对比上新老速腾打成了平手,但在接下来的对比环节中新速腾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在新速腾的车门内饰板上,只有臂托位置能够为成员提供一丝柔软,整个侧壁都是硬邦邦反馈。反之,在老款速腾上不仅臂托是软软的,并且能够与手臂接触到的侧壁部分也同样采用了软质材料。


两车在车门上的差距还不仅仅限于此,此前一直被称作标杆的车门双层密封条终于还是没有光顾到新速腾上,相信它会在隔音效果上为两车带来一定的差距。同时,新速腾的车门连接处也只剩下一条看起来弱不禁风的铰链了,不过它的限位感还是比较清晰的。

不过在这一轮的较量中,新速腾也并非完败。相信很多大众车主都受到了那个座椅调节旋钮的困扰,而新速腾则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半。之所以说是一半,是因为控制杆确实操作起来要便利很多,但在关上车门之后,过小的间隙也让调节过程变得不是那么的从容。

现款速腾在后排乘客的舒适度上一直表现一般,不过这个遗憾现今也在新速腾上得到了改进。后排中央扶手的加入在为手臂提供放松的同时,也能够缓解长时间乘坐的疲劳。以上便是新老速腾在设计方面的对比情况,最终结果是现款速腾以较小的优势获得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