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室内空气污染到底有多严重?
日前,22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一同根据今年最新颁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展了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这也是首次依据国家标准来进行的汽车室内空气污染检测。
结果显示市场在售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较好,达标率为93.02%!然而,这个结果可能还并不能真实代表目前的实际情况,连其自己也承认目前国家标准的检测项目太少。而这样的一个结果与约束,能否让汽车厂家真正重视起来?情况并不太乐观。
结果
豪华车并不代表污染少
据了解,此次的检测机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也是国家相关标准起草单位之一。而检测的标准依据是2012年3月1日由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因此广受瞩目。实际上,这次检测活动早在8月中旬就已经开始,采用的是公开征集的方式。也就是说,检测的车型都是消费者提供的购买两个月以内(截至报名时间),一共有25个汽车品牌(包括进口品牌)的43个在用车型。
在这次检测活动中,一共对43款车型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达标率为93.02%,只有3个车型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超标,超标的挥发性有机物为甲醛或乙醛。并且最后主办方根据3家未达标企业的复检申请,对同一型号的新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复检车辆符合标准。
而在这次结果显示乐观的检测中,豪华车却并不乐观。这次检测也许颠覆了许多人原有的看法:就是车型越豪华价格越高,其质量就越高、车内空气污染就会越少。而实际上,尽管豪华车品牌沃尔沃获得了最高分,而其他部分中高档车及高档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与低价位车型相比,检测结果并没有更胜一筹。
现实
国标检测并不全面
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这个国标没有颁布之前,我国的有关单位只能依靠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来进行检测。今年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起的两轮新车车内污染物检测活动,就是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来进行测评的。据了解,两次的检测结果都很相近,都是近七成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这个结果并不乐观,却也并不标准,因为房屋室内与汽车室内相比,人们停留的时间并不一样。因此,这样的检测只能做参考,却也并不准确。
而这次检测结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如果以复检的结果为最准,那其实是100%都合格了。然而,如果全面地看,事实上却还不能让广大市民乐观起来。因为,即使是国家制定的标准,也只有8个检测项目。但车内空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上百种之多,尽管常见的污染项目做了检测,却不能保证其他的污染不存在。
此外,检测的手段也被质疑。因为被检测的车型是以购买两个月内为标准。然而经过两个月的使用,即使是同一个车型,通风得当、使用频率大的车,与使用得很少的车子,两者的情况就可能很不一样。因此,汽车室内污染的标准与检测,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疑问
车企是否会买账?
即便现在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去除汽车空气污染的办法,但要有效根治依然很难。因此,如果要把汽车室内空气污染做到最低限度,依靠的还是汽车厂家在制造阶段,也就是在源头就要控制好。
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期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曾提出《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建议提升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并在这方面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然而遗憾的是,《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国家标准。这对厂家的约束力并不大。
而影响厂家态度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的重视程度。尽管消费者开始逐渐重视车内空气污染这一方面,但这也只是近年来的事。这当然与国内汽车消费的文化不够成熟有关,也与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制定标准的迟滞有关。由于国内长时间没有标准,因此也没有可以承认的测检结果,所以别说让消费者重视,就连说明问题的数据都缺乏。
反观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早已出台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认证标准,对内饰材料、甚至是胶粘剂等都有严格标准。因此,要使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家重视这个问题,强制性、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标准必不可少。 |